“‘在路上’來到天津,時間10月10號晚七點,火塘酒吧。”
隔天,高歌又發了條微博,這天是10月9號,也就是說他幾乎又是趕著時間點兒發的微博,根本不給粉絲、歌迷留足夠的反應時間,一時間微博下面眾多粉絲們都炸開了鍋。
那天木上酒吧的客人將拍攝的視頻傳到網絡上后,很快便在高歌超話里引起了大暴動。
提起演唱會,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高山席、蹦迪區,個子矮的粉絲如果沒能搶到前排,在蹦迪區里根本什么都看不到;演唱會的高山席更是如此,如果不帶望遠鏡想坐在高山席看清楚想都不要想。
高歌他們這個老男人樂隊就沒這樣搞,他們的演唱會舉辦地就在酒吧,沒有門票,最多也就百人左右,不光現場氛圍好,就連他們是幾個鼻子幾只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能夠近距離的看高歌的表演,你說心動不心動?
“別吧,北京就一場嗎?我昨天還在木上酒吧等了大半天,最后被服務員告知就一天,以后沒有了……”
“昨天還在和朋友討論,說什么都要線下看一場,沒想到這就去天津了?”
“北京再來一場吧!我翹課都一定會去看!”
“高大爺,你一定不知道《曾經的你》那段視頻我循環多少遍了,求求你再在北京開一場吧!”
有失去機會‘悲痛欲絕’的,也有歡欣鼓舞放鞭炮的。
“下一站居然是天津?啊哈哈哈哈,我來了……”
“剛剛搜了一下,這個火塘酒吧離我家不到兩站地,我決定當天下午就去搶位置去!”
“天津武清有約結伴一塊兒去的嗎?”
高歌的這條微博發出后,網絡世界的一頭其實有人正緊密的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一間出租屋里堆滿了各種手稿和攝影器材,坐在電腦前的男人看到高歌發出的微博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馬上呼叫起正在浴室洗澡的女朋友來。
“小芳,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推開浴室門,正好和光溜溜的女朋友打了一個照面,男人還沒來得及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便被女朋友亂棍打了出去。
“滾啊!”
半個小時后,小芳這才一邊擦拭著濕潤的秀發,一邊走出了浴室。
“說吧,你剛才想跟我說什么?”
眼前的男人正趴在筆記本前寫著選題,聽到女友的話馬上回過神來。
“我決定拍一檔音樂紀錄片,名字都想好就叫‘在路上’。”
名叫陸磊的男子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是一名節目編導、攝影師,曾經在電視臺工作過一段時間,后來出來單干,拉起了一支小團隊,平時靠接拍一些商家的廣告、淘寶模特平面廣告維持生活。
紀錄片一直存在他心里的一個夙愿。
有關紀錄片的選題、內容他的團隊也討論過很多次,但都沒能最終確定下來,許多選題都沒有能夠打動他的那個點,也就是point!
上一次他受邀去參加清華大學校園歌手大賽為選手拍照,那是他第一次聽高歌的現場演唱,再然后便成為了高歌的歌迷。
這兩天他在網絡上翻找了許多有關高歌的視頻資料、文字資料,以及最近的樂隊表演視頻后,陸磊的腦海里終于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音樂成為了擊中他的那個點!
于是他才決定全程跟著高歌的樂隊,拍一部有關‘音樂在路上’的紀錄片,講述一段有關音樂背后的故事。
這還是高歌的演唱會主題帶給他的靈感。
“高歌?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