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oh,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記起
曾與我同行
消失在風里的身影……’
前幾句歌詞從高歌口中唱出,臺下的觀眾們都愣了愣,緊接著又都回過神來,好像有那么一點兒好聽?
臺下的觀眾們都不是樂評人,他們評判歌曲的標準就是旋律要夠悅耳,大家沒有細究歌詞中的深意,只是雙手舉在半空中隨著歌曲揮舞著。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隨著副歌部分響起,高歌的聲音提高了半分,明明是在演唱,副歌的歌詞在大家聽來更像是一種吶喊,擁有著沉默的力量,直擊心靈的力量。
無怪乎大家總是說,高歌是一個操控人們情緒的高手,明明只是一首歌,卻令臺下的觀眾們為之動容,思緒良久。
‘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請指引我靠近你……’
每個人聽了這首歌都有自己的感受,羅鑫便是被其中一句歌詞觸動良久的那一個。
不是副歌部分,而是那一句‘曾與我同行,消失在風里的身影’。
這句歌詞令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樂隊的前身,樂隊的初創者是他的一位學長,期間樂隊成員來的來、走的走,換了一茬又一茬,就像悖論里那艘‘忒修斯之船’一樣,樂隊還是那個樂隊,卻也不再是那支樂隊了。
實現理想的過程總會有孤獨和無助的時候,同行的人來了走了,那些回不去的時光,還有他們在勇敢前行。
雖然羅鑫還不知道照亮他的那一顆星在哪里……
一首歌里,有人聽出了理想,有人聽出了愛情,有人聽出了友誼,但不論如何這都是高歌的這首歌曲帶給眾人的感動,每個人也都從中得到了力量。
簡單卻又動聽的旋律總能引來眾人的合唱,兩遍副歌部分之后,當高歌再次唱起副歌部分時,臺下的不少歌迷已經能跟著唱起來。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場下萬人的合唱引起了高歌的注意,當他的目光落在場下時,現場的觀眾們又給了他一個小驚喜,不知何時觀眾們打開了自己手機的閃光燈,隨著歌聲在空中劃出了一片獨屬于陸地上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