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場回來后,吳浩并沒有在鐵門過多停留,當即就和隨行人員驅車離開。
走的時候,師里派人過來送行,并給他們送了不少土特產。像什么核桃紅棗,巴旦木等等,好幾箱。正常情況下吳浩肯定是不會收的,但耐不住對方的熱情,所以他吩咐收了下來。
徐曉雅更夸張,各種特產帶了很多,就差用車拉了。或許這就是女人愛購物的天性吧,難怪她要那么早的回2鐵門。
至于先前那個萬畝向日葵和葵花籽油生產基地的項目,從她的口氣來看,應該是和師里談了,不過結果并不理想。
但也不是沒有希望,這么大的一個項目,師里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研究。而徐曉雅也需要將這個項目帶回上報,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
畢竟這不是過家家,一旦項目正式開啟,那可不是隨便幾千萬就能拿下的。
對此,吳浩沒有任何表示,反正他對這個項目沒什么興趣,也懶得摻和進來。
在烏市短暫修整后,吳浩就和徐曉雅告別,隨即乘機返回安西。這一趟其實就是來考察的,說白了也可就是過來看看,順便表達一種重視態度。
畢竟這么大的一個項目,作為公司負責人的他至少要向他們的合作伙伴表達出足夠的關心和重視。才能獲得對方的信任,有利于下面項目的進展。
這就是他這個公司負責人的作用,有時候你不必說也不必做,只需要露個面就行了。
他消失的這幾天,讓很多找他的記者消停了很多。只不過其它普通記者可以不用搭理,但一些重要的卻還是需要給個回應。
比如這次就有這么一個人通過神通廣大的關系找到了吳浩,希望對他進行一次一天的跟蹤采訪。
魯郁,這個名字可能一些新生代的年輕人不太熟悉,可對于一些稍微年齡大一點的人來說卻是如雷貫耳。
這位看樣子比較瘦弱的女性,卻被評為國內十大王牌主持人,也是整個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主持人之一,在整個新聞傳媒節可謂影響力巨大。甚至有那么一段時間,很多人以登上她的節目為榮。
而近些年呢,她也推出了一系列有著個人風格的新聞訪談類節目,以迎合市場的需要。
其中《大咖一日行》因為邀請的都是一些各界大咖,也被稱作是一檔最貴的節目。
上過這檔節目的大佬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位揚言要先立一個小目標,賺一個億的房地產大亨了。
而這次,可能是看到了吳浩在互聯網上以及在年輕人中的影響,這個魯郁極力的想要邀請吳浩接受她的采訪。
只不過前些天吳浩正被一幫記者騷擾的很煩,壓根就沒有回復,而且人還消失了。
這讓魯郁多少有些氣餒,不過接觸過無數大佬的她自然也不會被這點困難嚇退,隨即則就是利用她那龐大的關系網開始想法聯系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