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必須弄到這項技術。在場不少武器裝備參展商,還有這些觀察員們,以及很多客戶們都對這款正在拖車上準備離開場地的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垂涎三尺。
只要搞到了它,那么通過逆向仿制研究,就能夠破解這項技術。
可讓他們出面來購買這些買這款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肯定是萬萬不行的。別說他們會不會邁開這個面子,就說吳浩他們或者說國家愿不愿意賣給他們。
所以,這些人不由的將目光對準了主席臺上就座的那些客戶們。從這些國家弄到裝備,可要比從國內以及從浩宇科技手上弄到裝備容易多了。
只是這些人有沒有想過,如果這項技術這么容易被攻克仿制的話,那么有關部門會運行吳浩他們還將用于這項技術的相關產品出口售賣嗎。
吳浩他們也不是傻子,豈會放任這項技術流失呢。
當然了,這款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還有一項關鍵技術,這就是能源供應技術。
要知道目前大功率激光炮很多國家都研制出來了,也進行了一些很成功的實驗。比如米軍就進行了很多大功率激光炮的打靶攔截實驗,利用這種大功率激光炮來攻擊攔截一些無人靶機,靶船,還有來襲的導彈等等。
甚至米軍還利用這種大功率的激光炮來進行過一些反衛星實驗,當然了是秘密進行的,到現在都不承認。
據說很多國家的衛星過境北美上空的時候,就會被米軍的這種大功率激光炮悄悄進行“照顧”一下。
當然了,有的國家也不是善茬,尤其是在激光技術方面一直處于領先方面的某國,也是在某年某月某日熱情的照顧了一下過境的米軍占察衛星。
這樣的事情據說很多,只不過雙方都形成了一種默契,沒有公開罷了。
雖說進行了很多次這樣的實驗,但這種激光武器真正裝備部隊卻很少,或者說只裝備了很少一部分。
為什么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呢,除了這種激光炮的技術不夠成熟以外,就是能源供應方面的問題。
這種激光炮的耗能太大了,需要大量的電力,因此無法輕型化,所以目前也只不是當做地面固定攔截裝置來使用,或者是裝備到了一些水面艦艇上,亦或者大型飛機上。
當然了,聽說某國在激光技術和激光武器的技術上面處于領先地位,所以能夠做到激光武器的輕量化,因此可以裝備到一些移動車輛上面進行使用。不過也是一些大型車輛,而且還不止一輛,需要多輛電瓶車進行供電。
而吳浩他們呢,卻能夠在一個小集裝箱的體積下,容下整個激光武器系統,這項技術就非常不見得。
尤其是在能源方面,要知道一般的化學電池根本不夠用,目前的解決方式是采用飛輪電池來進行驅動。
而吳浩他們卻沒有使用飛輪電池,而是使用了他們自研的新型鋰電池。這方面的技術,卻是讓不少人羨慕和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