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對于很多生物一血領域專家們來說,他們除了關注這款新型超級噬菌體的療效外,還關注這款新型超級噬菌體本身。
如果這項研究成果是真的,那么將在生物抑制或者說生物細菌治療技術領域有突破性進展。有了這項技術成果,或者或者說研究思路,那么就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擴展性研究。
比如既然能夠利用這套技術理論來培養出來針對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新型超級噬菌體,那么能不能利用這項技術來研究針對于其它細菌的新型超級噬菌體呢。
在人類所得的疾病中,有大部分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
比如大腸桿菌,可以導致人類腸胃疾病,甚至是群體性腸胃疾病等等。再比如變形桿菌,能夠導致很多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還有這個葡萄球菌,可以導致各種程度的肺炎,上呼吸到感染,甚至是腦膜炎等等。還有比如腦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破傷風梭菌,炭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等。
目前醫學界針對云這種致病菌感染,一般采用對應性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并且根據病情的輕重,加大抗生素的計量。
但是抗生素也不是萬能的,大劑量的抗生素將會導致一些副作用,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此外,這些細菌都有耐藥性,可能某種細菌第一次對抗生素反應敏感,療效顯著。可是第二次就沒有這樣的效果,甚至沒有作用了,這就是細菌有了針對于這款抗生素的耐藥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近年來對于抗生素的使用管控越發的嚴格起來。除非有處方藥單,否則很難買到相關的抗生素。
可盡管如此,人體對于各種抗生素的反應也越發的遲鈍。這主要還是因為環境影響的,因為當前我們所食用的很多產品,尤其是一些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此外,還有來自于各種各樣的抗生素污染源。
比如早些年間對于醫療垃圾管控不夠嚴格,導致的這種醫療垃圾和普通垃圾混一起掩埋焚燒,導致地下水污染的情況。
而人們食用或者引用接觸這樣的食物,水源,甚至是用品,導致這些抗生素進入人體,長期以往產生相關的耐藥性。
所以有生物醫學專家就擔心,如果這種情況還得不到抑制的話,那么將可能爆發嚴重的人類危機。若是有這樣一款針對于各種抗生素耐受或者免疫的超級致病菌變異進化出來,并在人類社會進行傳播,那么將絕對是災難性的。
比如在世界上肆虐的鼠疫,也就是歐洲歷史中的黑死病,就是一種鼠疫耶爾森菌的致病菌。人類感染了這種細菌的話,基本上九死一生。即便是現在如此發達的醫療技術,在面對感染鼠疫的患者面前,也是非常吃力的。即便是治好了,也有非常大的后遺癥。
事實上,即便是現在,每年還有大量的患者因為感染各種致病菌治療無效然后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