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實驗室,余成武領著楊小云和周向明二人已經在門口等著了。簡單吳浩他們到來,他們隨即迎了上來。
尤其是看到吳浩這次將林薇待在身旁,更是非常的驚喜,楊小云呢也隨即和林薇攀談了起來。
吳浩也沒有和余成武他們客氣,隨即招手道:“走吧,帶我們去瞧瞧那個返回艙去。”
好的,這邊請!余成武看了林薇一眼隨即沖著眾人引領起來。
在走了較長一段路,吳浩他們終于是在一座實驗室的大廳中間,看到了這個被放置在這里的返回艙。
此刻返回艙部分外殼已經被拆除,露出了里面的一些部件和線路,并且也能夠很明顯的看到返回艙里面的相關結構樣子。
在眾人打量返回艙的通俗,余成武呢也親自當起了解說,沖著眾人介紹了起來:“吳總,林總,鄒總,這就是我們行者一號無人實驗飛船的返回艙。
返回艙平穩落地后,隨即被我們運輸回實驗室進行開倉以及相關的檢測研究工作。目前關于返回艙的相關檢測研究工作已經基本上結束,相關成果也已經匯總。在通過相關的審批驗證后,隨即會被使用在我們的下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上面。”
吳浩聞言點了點頭問道:“從檢測研究結果來看,這艘飛船和這個返回艙的表現怎么樣。”
表現非常優秀。余成武滿臉笑容答道:“可以說部分性能表現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當然了,也有一些表現稍微欠缺的地方,但總體上來說已經超過我們的預期。”
嗯嗯,這說明你們前期的研究透徹,準備充分,所以這艘無人實驗飛船才會表現如此優異。吳浩笑著夸贊起來。
而一旁的林薇呢,則是打量了一番這艘返回艙,不由的驚嘆道:“在屏幕里面看著這個返回艙好像沒多大,這實地一看,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
呵呵,聽到林薇的話,眾人都笑了起來。陪同林薇的楊小云笑著解釋道:“畢竟要容納六到八名宇航員上天呢,所以個頭和體積肯定要比傳統的載人飛船返回艙要大一些。
與目前各國以及航天企業的載人飛船返回艙相比,我們這艘載人飛船和返回艙的容積都是排在前列的。
之所以設計這么大,一方面自然是為了能夠多載人。這樣一來,平均下來的發射成本和運輸成本自然要相對降低一些。如此一來,就能夠縮減航天載人發射成本,這將在載人航天市場上擁有很高的競爭力。
另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平攤到每個位置上或者說成員上的成本加工會便宜很多,有利于我們后期面向民眾開放商業載人航天項目。
我們說要將更多普通人送上太空,去實現他們的太空夢,這不是隨便說說的。
另外這艘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這么大,也可以實現載貨。這艘飛船整體采取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任務需要來自行拆裝。
如果需要載貨的話,只需要拆除相關的座椅,以及一些其它的設施設備,就能夠進行貨物運輸,讓他變成貨運飛船。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實現載人和貨運雙用途,并且成本也會相應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