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咱們去見識見識那臺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崔常勝顯然對于那套之前吳浩他們并沒有怎么提的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非常感興趣。
對此,吳浩他們也沒有拒絕,隨即一行人來到了三角陣地中間,也終于看到了這套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和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一樣,這套輕型野戰近程防空激光攔截系統的外形也是類似于集裝箱。
只不過集裝箱頂上有所不同,此刻頂上兩側蓋板已經打開,露出了一臺蜂巢式復合鏡頭的大功率激光發射器。除了這臺大功率激光發射器外,還整合了合成孔鏡雷達系統,從而能夠準確的搜索空中的來襲目標,并進行跟蹤持續性攻擊。
大功率激光武器之前并非沒有,而且很多大功率激光武器很是成熟,但這類激光武器非常的耗能,和電磁炮差不多,瞬間需要大量的電能。
這也是為什么,這類激光武器還沒有大規模投入裝備的原因,因為能源始終是限制它使用的關鍵因素。
即便是有的國家已經裝備了一些激光武器,但后面總是要拖著巨大的電池車,整套系統非常的龐大,很不利于轉運部署,過于沉重,復雜,使用比較麻煩,所以目前絕大部分這類武器還處于試驗裝備階段。
雖然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使用飛輪電池進行能量轉換,可以為這類激光武器或者是電磁炮提供瞬間的巨大電量,但是這項技術也還不夠成熟,并且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而這一次,吳浩他們利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將這具使用蜂巢式復合鏡片組的激光炮,超級固態電池組,以及一套智能防空控制系統集中在這樣小的集裝箱里面,確實很厲害。
小吳,今天的實彈攔截打靶測試中,它參與嗎。呂青峰對此也非常的感興趣起來。不止兩位陸軍和空軍領導,他們的隨行人員專家們也對此非常的感興趣。
在眾人的期待中,吳浩點頭應說:“當然,這次我們針對這兩套系統設計了多種測試項目,為的就是盡可能的逼真的模擬戰場環境,最大程度的對這兩套系統的性能進行封頂測試,看看它們到底能夠承受多大壓力。”
聽他這么一講,在場眾人隨即紛紛露出了笑容,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
這時候,崔常勝沖著他和眾人笑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我看啊,咱們就別這呆著了,直接去測試控制中心的觀測臺那邊吧。”
聽到崔常勝的話,眾人隨即相應了起了。大家沒在三角防空陣地多待,坐上越野車,來到了位于整個測試場大概一公里左右的一個山包上面的測試控制中心。
這座測試控制中心呢,建立在測試長邊上的一個小山包上,山包并不高,但也能夠俯瞰整個測試場的平坦區域。
這座測試控制中心呢,主要的作用就是承擔整個實彈攔截打靶實驗的指揮控制工作。而在測試控制中心的二樓樓頂呢,則有一個觀測臺。
站在觀測臺上,能夠看清楚整個測試場的全貌。這里,也是一些領導們前來觀看新武器裝備打靶測試的一個主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