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報告,我機已經抵達距離目標四十公里位置,即將抵達三十公里空中發射陣地。
雷電,這里是沙丘,測試已經開始,自主選擇攻擊時機。
電臺里面傳來了,戰斗機飛行員和測試控制中心的對話,而這也讓現場不由的安靜下來。眾人一邊張望測試場那邊的情況,一邊呢則是注視著幾塊大電視屏幕里的畫面。
雷電明白,我機已經抵達三十公里控制發射陣地。目標,一號靶標;使用導彈,KD2**新型空地導彈一枚,發射!
通過測試控制中心的雷達發現,已經有一個小亮點脫離了戰斗機,開始迅速向測試場飛來。
很快,只見另一塊懸掛的電視屏幕上出現了,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的對空搜索警戒雷達的畫面,雷達顯示,有一個快速目標正在迅速它們襲來。
系統隨即開始發出警告,并且一系列程序開始運轉起來。很快,這枚導彈的落點已經被計算出來,系統顯示,這枚導彈將會對目標造成威脅,建議攔截。
人機系統無響應,啟動自動防空攔截系統。
于此同時,合成孔徑雷達已經發現空中目標,并且開始對空中目標進行持續性跟蹤鎖定。
通過大屏幕,大家也能夠看到合成孔鏡雷達所顯示的跟蹤畫面。只見在黑白的白光畫面中,有一個亮點正在空中移動。一個紅框正框著這個目標在空中移動著。
嘀嘀嘀,音箱里面開始傳來一系列這種系統和設備運轉的警告聲。大屏幕中也顯示出來了導彈攻擊到目標的倒計時。
通過陣地監控畫面可以看到,三角防御陣地靠外那一角的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隨即發射出來了一枚防空攔截攻擊無人機。
防空攔截攻擊無人機被發射出去后,飛了大概有兩三公里,隨即尾部推進器脫離,頂端攔截攻擊無人機展開,開始在空中快速飛行起來。
通過攔截攻擊無人機的第一視角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這架攔截攻擊無人機的飛行畫面。
通過合成孔鏡雷達畫面,也能夠看到這架攔截攻擊無人機,并沒有直接奔向來襲的空地導彈,而是直接爬升,并且在一個區域開始快速盤旋起來。
看著眾人神情中那種不解,吳浩笑著解答道:“系統將會計算最佳的攔截點,從而控制攔截攻擊無人機在相關的區域,也就是最佳攔截點,以一種什么樣的角度切入攻擊,從而增加這種對來襲目標的攔截率。”
就在吳浩解答的同時,屏幕里面,這架攔截攻擊無人機已經開始快速機動了起來。之間它向下俯沖,向來襲的導彈飛去。
轟!
只見合成孔徑雷達的白光畫面里面,閃爍出來了一陣火光,隨即雷達上,那枚來襲的空地導彈,還有那架攔截攻擊無人機也已經消失了。
好!
隨即現場觀看的眾人開始鼓掌叫好了起來,兩位領導一邊鼓掌一邊彎頭沖著吳浩稱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