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在遇到大量的來襲威脅,如導彈,火箭彈,蜂群自殺式攻擊無人機的攻擊時候,其本身能力可能無法應對這么多威脅。那么系統將會通過聯網,與附近部署的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進行聯網,并共同形成一個整體綜合系統,來應對這些來襲的威脅。
并且還能夠根據來襲威脅的數目,啟用規模不等的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
說到這里,吳浩笑著打了個比喻道:“簡單來說就像是打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當遇到很多人來打你的時候,你一個人肯定是沒法應對,好漢架不住人多,惡虎害怕群狼。
所以這時候你就需要搖人,額,就是找朋友過來幫你。你的朋友人少了還不信,必須得找足夠多的朋友才能應對這些人。
當然了,也不能一股腦將所有朋友都找來,還是得看人下菜。
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眾所周知,我們在集群陣列技術上面的研究一直在繼續。這一次呢,我們將這套集群陣列控制技術也植入到了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上面。
每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都可以看做是進群陣列控制系統中的一員,多套,或者說無數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可以組成一個大型的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可以對相當廣闊的一片區域實時一種全方位覆蓋。
依靠這種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我們可以在相關戰區,邊境,以及戰略防御的重點區域構建出來一道巨大且縱深很長的智能防空區域。
如此一來呢,就能夠阻擋所有的侵襲目標深入,不光是采用哪種方式,都將會遭遇我們這套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的攔截和打擊。
而且因為這套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是有無數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構成的,那么敵人想要突破這套系統,就必須要對付這套系統。想要對付這套系統,那么他們就必須要在這套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的防線上面攻擊鑿出來一條空襲或者說破洞。
可是面對防守如此嚴密的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敵人想要突破,想要針對都需要花費很大一番力氣,而且還不一定成功。
除非他們動用一些戰略方面的武器,又或者通過地面或者說滲透特工等方式里外聯合,完美配合,才能夠摧毀這套系統。
因為是采取集群陣列控制技術,所以這套系統沒有主機,或者說每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都是主機或者說構成主機的組成部分。
所以摧毀一套兩套甚至更多套的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并不會影響這套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的正常運行,指揮喪失部分區域的防空攔截能力罷了。
哪怕是這套大型集群陣列區域防空系統只有了最后一兩套輕型野戰區域防空系統,也依然能夠作為聯合或者獨立的個體來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