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石兆平的聲音接著響了起來。
“我們在谷底褶皺的地形縫隙,以及兩側巖壁上,發現了這些晶瑩剔透的物質。在探照燈的照射下,顯得非常的透凈。
其外形包括部分特征非常符合我們地球上冰的形貌,隨即我們開始對于這些物質進行取樣,并將其裝入透明樣本儲存管中。在對月溪谷地的相關地形以及物質進行取樣后,我們的小型探測機器人開始返回月面。
在歷時半個多小時后,這臺小型探測機器人終于是帶著樣本返回到了地面。雖然我們已經有很大的把握確定我們所取樣的那些晶瑩剔透的物質就是月球上的固態水冰了,但是在沒有經過檢測前,我們還不敢確定。
所以大家都非常急切的想要將這些取樣的物質放入我們“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的車載實驗室。
不過在從小型探測機器人上面取樣本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
出現了意外。
這讓在場的記者們,包括很多專家們都愣了起來,這到底出現了什么意外。
石兆平賣了個關子,隨即笑著說道:“大家請看大屏幕!”
這是我們“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高清監控相機所拍攝的畫面。石兆平沖著眾人介紹道。
“大家請看,視頻中,我們“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的小機械臂準備從小型探測機器人樣本儲存箱中取出樣本,并且送入車載實驗艙。
大家注意看,當我們的小機械臂從樣本儲存箱中取出樣本,正準備送入車載實驗艙的時候,通過透明儲存管發現,里面的樣本居然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融化了,等到送入到車載實驗艙的時候,應是液體狀了。”
哇!
隨著一聲驚呼,緊接著就是各種快門聲和閃光燈。這段視頻畫面屬于是首次亮相,著實驚訝了這些臺下的記者們。
這還有什么可說的,這就是水啊,石錘了。
“下面有請我們月球科考探測項目的負責人,張屈同教授來為大家進行詳細介紹。”這個時候石兆平停止講解,而是將張屈同推了出來。
被提到的張屈同呢,站了起來沖著臺下的記者們示意了一下,然后走到了一側的大屏幕前,拿著一支激光筆沖著臺下的記者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介紹道。
“月球的氣溫呢比較極端,在太陽光沒有照射到的陰影區,它的溫度能夠達到零下一百八十度。而在白天太陽直射的區域呢,卻能夠達到零上一百二十度的高溫。
我們的樣本取自五十多米深的月溪谷底,所以終年不見陽光,氣溫非常低,因此這些物質呢呈現固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