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里是利用了太陽光照射所產生的光壓。只不過因為太陽光所產生的光壓對于航天器的推力很小,以及空氣阻力的存在,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
但是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10e-5到10e-3g左右的加速度。
科研人員為他們這艘深空探測器設計的這面太陽帆非常的巨大,完全展開達到近八百平方米,在太空中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了。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的,展開后相當于差不多兩個籃球場大小了。
這么大的太陽帆呢,卻要求重量非常的輕,不然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而這個近八百平米的太陽帆呢,非常的輕薄,它基本上是由一塊特制的高分子復合薄膜裁剪制作成的。這種暴風復合薄膜非常的輕薄,它只有不到零點五毫米。這么薄的薄膜呢,卻要做成這么大,而且要相當的結實,這就對制造生產工藝有了更為苛刻的要求。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還不足以讓專家驚呼,嘖嘖稱奇。這面巨大的太陽帆也不簡單,吳浩他們的科研技術人員非常天才版的準備在上面噴涂了一種光合發電涂料,這種涂料能夠進行光電轉換。雖然效率相對來說目前在航天器上面普遍使用的柔性太陽能電池帆板要弱不少,但勝在這面太陽帆的面積巨大,所以產生的電能也是非常客觀的。
聽到吳浩介紹到這,在場就有專家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惑:“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采用太陽帆呢,為什么不直接采用這種柔性太陽能電池帆板呢。”
這邊吳浩還沒有說話呢,就有專家替他回答道:“距離太陽的距離越遠,所能夠接收到太陽光就越弱,如果是到達太陽系外環,或者是邊緣的話,那么所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能可以說非常的低了,太陽能電池帆板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對于這位專家的回答,提問的那位專家隨即追問:“既然太陽能電池帆板的沒有用武之地了,同樣依靠太陽光驅動的太陽帆就有作用了嗎?”
聽到這個專家的反問,這位回答的專家一愣,一時半會兒回答不出來了。同時呢,大廳里面的專家們和領導們也都紛紛議論起來。
的確,被這么一提醒,大家這才發現,好像這面太陽帆和太陽能電池帆板一樣沒有太大的作用啊。
在議論的同時,眾人也都將目光看向了吳浩,想要等待他的解答。
而吳浩面對這樣的問題,始終保持微笑,在見到現場眾人都看略微安靜下來后,吳浩輕輕吐出了兩個字:“速度!”
在眾人的恍然聲中,吳浩接著解釋道:“太陽帆能夠為探測器產生額外的速度,這種加速度是持續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從方面來說,它一點都不比探測器上面所裝配的霍爾發動機差。
其次,我們也是充分的考慮到了宇宙環境的復雜性和嚴酷性,所以我們為這艘探測器設計了一套備用動力系統。這樣即便是它的主動力系統出現問題,這艘探測器仍然能夠依靠備用動力系統,也就是太陽帆繼續向前飛行。”
聽到吳浩這樣的一番解釋,眾人這才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