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妙到達孟俊老家縣城后,先是找一家旅館住了下來,一夜的胡思亂想,讓靜妙硬硬的睡到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多才起床,起床洗涮后,她便一個人在縣城里溜達了起來。
已是臨近初冬的縣城里,還不至于讓人無法忍受的寒冷,讓這里的人們總是愿意駐足于街市。
此時已經是中午時分,在街市上不大不小的飯館里,幾乎每家店里都是熙熙攘攘的,讓人一眼望去,首先就有一種生意興隆的感覺。
已經連著兩頓飯沒吃的靜妙,若有所思的走進了一家經營面食的小店,一進這家館子,首先映入靜妙眼簾的,就是一塊寫著羊肉面的牌子,從牌子的字跡清晰度上來看,應該是近期剛剛的寫出來的。
“姑娘坐吧,吃點啥?”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走近靜妙問道。
靜妙跟老婆婆微笑了一下,隨即瞅了瞅空蕩蕩的店里,便尋了一張小桌坐下,坐好后,靜妙抬頭對老婆婆繼續微笑的說:“大姐,給我一碗羊肉面吧。”
“羊肉面吶,姑娘你算是來著了,我們家的羊肉面可是一絕呀,過一段時間你要是再來的話,估計就吃不著了。”老婆婆熱情的回應道。
靜妙隨意的問說:“第一次來你們PY縣,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就隨便找一家進來了,大姐的意思是說,羊肉面是你家的特色了?”
“特色什么的算不上,只是老百姓習慣了的家常口味,做了一輩子的小飯館啦,羊肉面也只是冬天賣一賣。”老婆婆跟靜妙說完后,便又轉頭對著后廚喊道:“老鬼,一碗羊肉面。”
等餐之余,靜妙閑來無事的四處看了看這店,一百多平米的面積,只擺了六七張桌子,白酒啤酒飲料的包裝箱子,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各一半箱,吧臺后面的貨架上,更是沒有幾瓶酒飲的擺設,讓人有一種蕭條破敗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店里沒有什么客人的緣故,靜妙叫的一碗面一會兒便端了上來,多年經營羊湯館的習慣,讓她對關于羊肉方面的食物特別上心。
只見靜妙先是拿小湯勺舀了一口湯,隨即輕輕吹了吹熱氣,便慢慢的放到了嘴里。
“味道挺好,羊肉純正,湯汁鮮香,調料的分量也是恰到好處,既沒有壓過羊肉的鮮味,又抑制了羊膻氣的不適,好。”靜妙自言自語的說道。
站在不遠處的老婆婆,一聽靜妙這么說,便笑呵呵的說:“以前每天到這個點兒,店里邊根本就坐不下,以前也并不只有這么幾張桌子。”
“那為什么現在才這么幾張桌子,說實話,我一進店里來的時候,還以為你們這店不干了呢。”靜妙一邊舀著羊肉面碗里的面片子,一邊回應著老婆婆的話。
老婆婆眼神有點落寞的看了一下店里說:“姑娘一定是沒有注意到店門口的告示,我們這店確實是不干了。”
“不干了?那為什么我...”靜妙疑惑的問道。
老婆婆又笑呵呵的說:“我們老兩口每天隨便的賣點,收攤子的時候再搬一些東西回家,耗到月底就徹底關張了,老了,干不動了。”
“那更不應該沒有人吃飯呀。”靜妙繼續疑惑的問道。
老婆婆依然是笑呵呵的說:“看姑娘是外地人,我就招待一下,如果是本地人的話,吃上一碗我就直接謝絕下回了,現在每天準備的料,也就是個十幾二十碗兒,慢慢知道了的人也就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