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隨同送回了活字印刷術,且畢昇所之的活字亦有許多,請殿下安排。”劉子翼又道。
趙桓道:“請羅賓客主持處理此事。”
“諾,臣告退。”劉子翼退下。
劉子翼方才離開,朱鳳英便叫道:“姐夫姐夫,我們是不是可以刻印三國演義了”
趙桓笑道:“待活字印刷術重現,便是大規模印刷書籍時。”
“那要多久呢?”朱鳳英閃著眼睛問道。
“快則一兩個月,慢則半年,急不來。”趙桓道。
“啊,那么久?”趙福金道:“那么多時間,東京人手一本三國,東宮便是印刷許多,又能賣給誰人?”
“是啊是啊!”朱鳳英把頭點的如同小雞啄米,道:“那些奸商大肆兜售東宮正氣集與三國演義,卻不知道送潤筆費來,實在豈有此理。”
“我看你啊,是掉錢眼里去了。”朱璉假裝呵斥了一句。
果然,朱鳳英和趙福金并不理會。
朱鳳英道:“姐夫,不若派兵出宮,把未得準許便私刻東宮書籍的全部抄家,可好?”
當然很好!
東京城里大小書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若是真全部籍沒財產,開封府立刻成為東京最富有的衙門。
為什么是開封府發財?
因為東宮沒權唄!
再則,即便是東宮有權這樣做,趙桓也不會同意這樣做的。
千金難買名望,東宮真是需要積攢名望的時候,如何能夠自廢武功?
說到底,那些書商沒多出一本書,東宮聲望就增加一分。
趙桓自然不可能因為區區幾萬緡去降低自己的名望。
閑話中,胡越進來,道:“殿下,王倫回來了。”
“快快有請。”趙桓道。
“殿下~”呼喝中,王倫疾奔到了近前,拜道:“江南大水,受災百姓無數,災情十分嚴重。”
說著,他不禁猶疑地偷看向趙桓。
趙桓派他和愚任去江南,除了開設店鋪的事,便是時刻關注江南水患。
當時王倫并不以為意。
太子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夠知道江南各路突發水災。
“河堤質量本來不好,大多地方官還不加修繕。
近日來,江、淮、荊、浙、梓等地連日大雨,導致河道水位暴漲,許多河堤被毀。
據打聽,江南受災范圍包括常州、蘇州、通州等地,波及人口百萬戶。”
我勒個大操,這么嚴重?
趙桓也是嚇了一條。
江南可是富庶之地,也是朝堂的錢袋子,那里出問題,滿朝上下誰都不會有好日子過。
“爾等可曾因為洪災遇到危險?”趙桓問道,
王倫回道:“我等只在江寧城里,并無危險,只是交通不便,趕路也多吃許多辛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