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嘉祐三年,天下瘟疫橫行,軍民死傷甚多。
為平災疫,神宗詔令太尉洪信往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
洪信請得羅真人消弭瘟疫,然其于龍虎山鎮魔殿撅開了一座石碑,露出一個無底洞來。
根據其遺留筆記記載,當時**刮喇喇一聲響亮,恰似驚雷,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
其主持真人解釋道:‘當時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鑿著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靈。’”
說了一通故事,王詵又道:“今日,高太尉領軍征剿梁山賊寇,其賊眾以天罡地煞分列座次,正合一百零八之數。
其已兩敗征剿大軍,局面又是僵持難下,可見其勢已成。
上天預警,是否告知我等,若是不能平息禍端,社稷將危?”
眾人聽了,一時無言。
嘉佑年間的故事,距今已經百余年,聽起來簡直就是玄奇故事。
而且,誰知道他說的真的假的?
“一派胡言,百年前的傳聞,豈能用到朝堂之上?”顧林呵斥道。
他都要和趙桓同歸于盡了,如何能讓王詵壞了好事?
王詵這是轉鍋。
目下破局的關鍵,乃是日食出現的原因。
賊寇乃是妖星降臨,豈非是最好的背鍋俠?
“此非傳聞!”王詵不急不緩地說道:“天下人皆知我王詵好奇聞異事,愛收集前朝遺作。
不巧,太尉洪信有筆記遺落,被我得到。
如今其筆記正在府中,可差人去取,在與集文殿內洪信遺留之文本對照,自可分辨真假。”
“陛下,無稽之談,如何能夠拿到朝堂來說?請陛下將駙馬都尉驅趕出朝堂。”顧林決定不與王詵多說。
“荒謬!”梁師成冷笑,道:“妖星逃逸,百年后降臨世間禍亂天下是無稽之談。
太子惡疾好轉,乃是因為妖孽附體,如何就是正理了?”
顧林一時無言以對。
都是編故事,如何你說的就是真的,別人說的就是假的了?
萬萬沒這個道理,是吧?
“陛下。”余深出列,道:“此事非同小可,不若差人往駙馬府走一遭,取太尉洪信之筆記來看,以辯真假。”
“可。”趙佶應下。
緹騎飛出,齊奔集文殿與駙馬府。
筆記是確實存在的,王詵敢出來說話,便是因為有把握。
他與東宮關系較好,卻也不可能冒著欺君的風險信口開河。
至于洪信所上的奏折,遺留的文書,已經過了百年,幸好還留了一本。
對照筆記,果真是無誤的。
顧林才不管這些呢,拜道:“陛下,聽聞梁山賊寇自號替天行道,只做劫富濟貧事,且其素來有招安之意,只等詔令。
如此忠義之士,雖然淪落為賊,卻與梁山無礙,上天不必為此示警。
因此,此兇兆還是著落在東宮。”
“荒唐!”梁師成還是冷笑,道:“若是忠義之士,如何反抗天軍?
再則,若是其能招安,當初朝議出兵之時不說,偏生這個時候說?
你敢說,你不是處心積慮陷害東宮,要置官家于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