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立即進宮,面見父皇請令。”
說著,周云清已經牽了馬來。
趙桓翻身上馬,正要打馬而出,突然又停下,道:“以前東京也有大水,定然備有掘堤泄洪之處,立刻去打聽清楚,在準備火藥,有備無患。”
“殿下放心。”周侗應下。
安排妥當,趙桓打馬,直往城內去。
校場地勢高,其實高的不多,沿途官道最深的地方,水將將到了馬腹。
穿過城外市集時,街道積水頗為嚴重。
雖然最深不過腰間,不至于淹死人,但是家什受損在所難免。
到了城墻前,護城河已經滿了,只見雨落,不見水流。
再看水門,已然開到了最大,黃色的水流翻著白花,滾滾向外沖來。
城內情況稍好,街道水位剛過腳背。
開封城本來地勢不低,內部排水系統也是相當的完善,并不用擔心內澇的發生。
快馬加鞭進了到了宮門前,正遇見范致虛。
范致虛打了招呼,道:“殿下來的正好,免得派人去請了。”
“可是發生了水災?”趙桓問道。
“目下尚未成災,然各條河流水位暴漲,若不立刻準備,定然成災。”范致虛回道。
“各位相公可是來了?”趙桓又問。
“都來了。”范致虛道。
“進去說話。”
說著,趙桓大步往內走去。
再大的水,除非全城皆沒,否則皇宮是絕對不會產生積水的。
到了趙佶接見諸臣的偏殿門口,政事堂各位并工部水部官員已經在了。
蔡京這個老菜幫子也在。
但凡聚集十個以上的大臣面圣,蔡京總會出現。
就憑這點,也難怪能四度為相。
當然,此時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
踩出兩排水印到了近前,趙桓還在滴溜溜地淌著水。
沒等行禮,趙佶首先問道:“何故如此狼狽?”
“明年三月即要接收道州,然兵丁新募,難堪大用,為防變故,只得抓緊時間操練。”趙桓回道。
趙佶微微頜首,道:“雖是盛夏時節,然連日大雨,天氣頗涼,穿著濕衣服恐傷了身體,速去換身干衣服再來說話。”
“多謝父皇關心。”趙桓拜謝。
自然是不用回東宮的,有小太監伺候著換了衣服。
不過半刻鐘,趙桓回到偏殿內。
“各條河水暴漲,然平日多有防備,并無潰堤之風險。
只是雨水太急,排水緩慢,按照目前雨勢,五日內城內并無憂慮,然城外定被水覆蓋。
水之深淺,只看大雨持續至何時。”
聽了新任水部郎中郟僑的匯報,趙佶與諸位相公變得輕松起來。
只要城內無事,城外洪水滔天并不要緊。
對此,趙桓十分理解。
開封城外市集眾多,然而常住人口并不多,大多是早晚城門關閉時唄堵在城外的。
此時城門沒關,只要百姓聰明些,肯定能及時進城的。
有禁衛進來,拜道:“秉圣上,水部典吏覃誠求見。”
“宣。”趙佶應下。
水部是工部下屬四司之一,負責水道工程船運等事。
此時大水漫漲,水部當然要實時觀察。
譚誠快步進來,拜道:“啟奏陛下,各水上游水流到達,城外水位暴漲,開封城外,已成澤國!”
此言一出,氣氛瞬間凝固。
開封城,被大水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