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兵蠢笨,若是雷霆轟殺國賊,必定潰敗。
星將又是有本事的,定然不放過此等良機,一場殺戮,有傷天和,也是損耗國力。
因此,皇天降雷霆之怒于童貫府邸,讓道君見皇天之警示。”
皇天最智能了,其中的利弊自然清楚……
林靈素分析的很透徹,趙佶卻不能下定決心。
“陛下。”蔡京又道:“原打算擒獲宋江后,再與高俅一并處斬,卻不想皇天急不可耐。
不若即刻處斬高俅,以告皇天。”
“可!”趙佶應下,沒有絲毫猶豫。
領軍作戰失敗便也罷了,還連累得最寵愛的兒子死了,最重要的是,居然稱帝。
如此多罪行,莫說只是端王府中的老人,便是皇親國戚,也絕對不饒的。
事實上,從高俅被擒獲起,滿朝上下就沒一個替他求情的。
一個必死之人,實在沒搶救的價值。
不過,童貫利用高俅彈劾太子后,蔡京又拿他做轉移注意力的靶子了。
林靈素當然不會讓蔡京如愿,道:“道君,高俅微不足道,并不足以平息皇天之怒,非得殺童貫不可。”
蔡京道:“陛下,臣以為不一定要殺童貫。”
“卿有何策,速速道來。”趙佶催促道。
蔡京道:“不若召回童貫,改由太子領軍剿滅梁山賊寇。
如此,山東怨憤自然消解,皇天不滿亦可平歇。
再則,若是那梁山賊寇果真是將星轉世,必然忠心不二。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宋江作為害死鄆王之起因,自當以死謝罪。
只要殺了宋江,余者絞殺亦或招安,皆可由東宮做主。”
“陛下。”羅從彥出列道:“殺童貫,招安梁山,不過兩道詔書罷了,何必廢那些力氣?
且那一百單八將星同氣連枝,難舍難分,焉能擅殺?”
“哼,害死鄆王,不以死謝罪,如何能行?”蔡京冷哼一聲,又道:“目下,禁軍無首,惶恐不安,若無童貫,何人鎮壓?
太子又將領兵北上,京畿無人坐鎮,實在空虛,萬一有人作亂,如何是好?”
神奇地,趙佶聽懂了蔡京的潛臺詞。
趙桓領兵外出,萬一領兵回來軍變怎么破?
所以,要把童貫召回,既是保證平衡,也是防止萬一。
但是,趙佶沒看到蔡京挖的坑。
作為趙楷身死的起因,宋江早就上了必殺名單,無論如何不會被赦免的?
如果太子殺了宋江,那么招安必然不成,只能死磕到底。
以梁山的戰斗力,東宮精兵強將也不一定討得好。
如果不殺宋江,那就是忤逆不孝。
孝乃國之基礎,哪怕是神仙,被扣上個不孝的帽子,也要被千夫所指。
為難時,有禁衛進來,拜道:“啟奏陛下,鄆州急報。”
“說!”趙佶嚴肅起來。
“前日,鄆州大營突遭雷霆轟擊,兵將驚慌時,梁山賊寇突然來襲。
措不及防時,大營告破,損兵折將無數。
樞密使收攏殘兵敗將三萬余,已經退至濮州。”
此報一出,全場皆驚。
原來皇天已經降下雷霆之怒,只是被童貫僥幸逃過一劫,皇天余怒未消,又來了一次。
簡直操蛋。
“立刻傳詔太子進宮!”趙佶喝道。
說不得,只能召回童貫,讓太子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