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一號的速度雖然已經是全球最快,但對丁升來說,其實跟蝸牛其實沒區別。
不,遠遠不如蝸牛。
這樣說吧,他手里目前掌握的漫威黑科技中,難度在第一檔的“皮姆粒子”,其中最重要的原子間距縮小這一環節,如果用天河一號來跑其中某項數據,大概需要三十年左右。
你說,丁升等不等得起?
但凡有一點納米晶體,這個速度就應該呈幾何級提升。
所以丁升難以接受也可以理解。
好在天河一號采用了6000多個英特爾處理器和5000多個AMD圖像處理器才達到現在的效果。
為了讓量子計算機更快,丁升自然也不會采用單核。
得益于新團隊成員可以全天候24小時自由使用實驗室的特權,丁升又有超級士兵體質加持,一天到晚不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驗室,熟能生巧以后,硬生生的在十天以內,弄出來了100張量子芯片。
就是一百臺天河一號的水平。
那么這個數據就很夸張了嗎?
非也。
據說大和國在不久之后就會推出一臺超級計算機,每秒的運算速度將達到8000萬億次以上,將大幅刷新天河一號的記錄,成為新一代的超級計算機之王。
而按照關雎的演算推斷,最遲2018年,地球上就會制造出百倍速度于天河一號的超級計算機。
這樣一看,丁升手里的這臺量子計算機搭成以后,也只領先世界7年而已,確實不算快。
還是那句話,等以后把納米晶體版本的量子芯片做出來,再量產個三五七八萬張搭建一臺超大型量子計算機,那才叫飛一般的感覺!
想想就刺激。
量子芯片完工以后,丁升又開始制作量子計算機的另一個核心配置,量子儲存器。
這定西比量子芯片簡單很多,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總而言之,丁升靠著一路肝時長,順利在預計時間內完成了這次來四十四所的任務計劃。
團隊任務那邊正在有條不紊的進展著,也不需要丁升幫什么忙,他就趁著這個時間自己給自己防寒假了。
“關雎,定制主機配置和外設的事情怎么樣了?”
丁升這次制造的量子計算機,除了處理器和配套儲存器以外的核心以外,其它部分都準備取巧,披上超級計算機的殼。
確定使用主流接口以后,他就讓關雎在全球范圍內定制最精良的主機套件了。
“明天就可以抵達鄰州。”
“制作全息影像裝置需要的設備和材料呢?”
“已經到了鄰州。”
距離過年還有不到十天,丁升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回到新基地,在實驗室里搭建好量子計算機,并且制造出全息影像裝置。
再加上已經到了年底,馮石模具廠那邊的機械設備也全部完成。
從此以后,這里就跟《鋼鐵俠》電影中展示出來的斯塔克實驗室,有七成相近了。
丁升,也終于有了一間可以大展拳腳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