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量子糾纏呢?”
探測到量子波動除了能證明此地確實發生過這種奇妙的現象以后,一點毛用都沒有好吧。
后者才是重點。
“這就不好說了,如果美方的技術足夠先進,是有可能捕捉到相關信號的。”關雎也有拿不穩的時候。
除了凱瑟琳,沒人知道她當初設計的是怎樣的設備。
丁升點了點頭,故意往美方研究團隊那邊靠近了幾步,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他有超級體質,伴隨而生的就是異于常人的聽覺系統。
現場環境雖然嘈雜,但偷聽一點邊角料問題不大。
“...位勢壘的高度大于粒子的總能量,所以這里的微觀粒子應該發生過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威廉姆斯院士分析道。
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并不忌諱在公開場合討論問題的原因了。
別說這一長串專業術語還是非常熟練且快速的英文,就算翻譯成漢語,一個小縣城的一個電影院,真心不見得有人聽得懂。
即便聽懂了,那就聽懂了。
這又不是什么不得與外人道的忌諱。
“量子隧穿。”凱瑟琳微微頷首。
自從來到鄰州以后,她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并且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量子隧穿效應之上。
今天答案揭曉,果然印證了她的猜測。
量子隧穿效應是量子力學中研究在量子尺度所發生的事件,簡單概括就是粒子概率性的從區域A穿越到了區域B。
一般來說,量子隧穿效應是一個與事實不符合的理論命題,專業術語叫做“佯謬”,美方團隊應該是在實地數據的基礎上,使用能量-時間不確定性原理可以合理解釋了這問題。
聽到這里的丁升,心里也算有譜兒了。
雖然這個概念中依稀夾雜著“穿越”兩個字,但莫要慌。
這里的穿越,是假穿越。
有關量子隧穿中所謂的區域A、區域B,指的是同一個三維空間里的區域。
如果有游戲相關的話術來解釋,量子隧穿更像是粒子閃現。
既然是閃現,甭管是逃命也好,撞墻也罷,總不可能突破位面。
只要凱瑟琳一行人將這次事件定義為“量子隧穿”,那對丁升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因為這就說明人家根本就沒往多元宇、位面突破上靠。
想來也是。
這種起點中才有的套路,美利堅的科學家怎么可能想得到。
“只是平白無故,這家影院怎么會發生量子隧穿效應呢?”凱瑟琳環視了一圈四周,想不通其中的緣由。
“會不會是放射性衰變?”
一名美方科研人員假設了一種可能。
理論上來說,長期放射性核素鈾-238、鈾-235與釷-232等因為發射出輻射而變為其它種核素的過程,會伴隨這量子隧穿機制。
一旁的丁升聽到以后,差點笑出聲。
對對對,這就是真相。
“這次波動強大到遠在歐洲的原型機都接收到了,不可能是單純的粒子輻射。”凱瑟琳直接就否決了這種可能性。
沒辦法,誰讓人家智商高呢。
丁升也很無奈。
“有沒有可能是地熱輻射引起的?”這次發言的是威廉姆斯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