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走進祠堂里,眾人趕緊站了起來,把秦昭讓到上座坐下。
張萊侃侃說道:“諸位都是知道的,自從一只虎嘯聚我仁厚坊以后,各個村子都依賴村墻,組織了村莊中的壯丁進行防御。沒有村墻的村子,只有黃家村和秦家村。黃家村慘被屠村,秦家村則在秦小哥的指揮下破敵致勝,端了一只虎的老窩。“
“這兩年為了抵抗一只虎,各個村的村丁都頗練了些武藝,有些甚至成了守城防御的好手。“
“然而如今是亂世,一只虎死了,可能還會來一桿槍,一把刀。我等這次依賴秦小哥端了一只虎,可下次的流賊要是人數更多,如何?“
“所以我覺得,各個村子的村丁不要就此解散,而是聯合起來,作為我們仁厚坊的武力。”
聽到張萊的話,各個村的族長們紛紛叫好。
一個叫做蔡可信的老頭帶頭說道:“張相公這一句話說得好。現在的局勢是分則危,合則安。我仁厚坊的村丁們要是能合起來用,就不懼怕小股的流賊了。就是上百人的強盜攻過來,我們全部村丁出來作戰,也能一敵。”
魏冉老頭子把拐杖往地上一敲,也沙啞著嗓子喊道:“說的對!”
張萊又說道:“以前各個村子各自為政,說句不好聽的,誰都不服誰,生怕外村人讓出破綻讓自己村子的村丁吃虧。”
“但現在我們有秦小哥做主了。秦小哥這次打上插云峰,帶著的村壯一個都沒有折損。我聽人說秦小哥事后分銀子,沒有讓一個人吃虧。秦小哥這樣公正,有手段的強人,正是我等不二的統帥。”
“我提議,以后如果有流賊來攻,被攻打的村子就據村墻力守。其他的村子則在秦小哥的指揮下聚集村丁,從外面反攻流賊。這樣一來,我們就沒有被各個擊破的風險了。”
聽到張萊的話,眾人都沉默了一會。許多村子族長都看向了秦昭,看他的反應。
秦昭知道,這些族長們要讓自己當救火隊員。
這些年仁厚坊各個村子因為迫切的需求確實練出了一些村丁。就秦昭知道的,張萊所在的張家村就有村丁三十多人。這三十多人除了照顧自己的農地,一有閑就被張萊帶領著練習武藝,村里每個月獎他們每人八十斤稻谷。
一個村就有四十多人,被一只虎勒索的十七個村子合起來,怕是有幾百人馬。
這樣一支隊伍如果動員起來,也是有一定戰斗力的。
不過眾人并不是把這支隊伍交到秦昭手上,只是有流賊發生時候才讓秦昭臨時指揮。真正的調兵權發兵權,依然在各村的族長手上。
這是個風光的苦差。
不過仁厚坊是一體的,一損俱損。年頭到了崇禎十七年,在亂世里秦昭必須依賴所有可以依賴的力量。
秦昭吸了口氣,說道:“張相公的提議,秦某贊同!”
“好!”
“好!”
“太好了!”
聽到秦昭的肯定,老奸巨猾的各村族長,話事人們發出了一片叫好聲。有了秦昭這句話,仁厚坊的聯合防御政策就算是組成了。以后仁厚坊的防御能力將成倍提升。
不過秦昭想的比這些族長們實際一些。
真到了和強盜作戰的事情,胡亂湊起來的村兵如何作戰?
秦昭看向在座的各村大佬們,又說道:“不過要想這些村丁發揮作用,光在戰時聚攏不行。平日里就要把這些村丁組織起來一起訓練攻防陣列,請教頭來練習廝殺本領。否則若是從來沒有一起練過,到時候見了盜賊如何配合?豈不是一擊則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