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策說道:“守備爺,如果所有的礦石都這樣燒煉,絲毫不做浪費,那這個礦山豈不是能年產白銀二十萬兩?”
秦昭點了點頭,說道:“只多不少!”
秦寧、趙良策和秦正都吸了一口涼氣。
秦昭真是魯班在世,一個年產九萬兩銀子的銀山在秦昭手上轉了一圈,立刻就變成年產二十萬兩銀子的礦山了。
什么東西到了秦昭這里,都會因為技術的引進迸發出無可比擬的光芒。
就連他們三個將領也一樣。他們本是地里刨食的農戶,但秦昭稍微點化一下他們,培養了一下他們,他們如今就變成了帶兵幾百的統兵將領,而且還總打勝仗。
秦昭的手段,當真讓人嘆為觀止。
秦昭看了一圈煉銀車間,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好了,灰吹法車間建好了,那這壩頭銀山就步入正軌了。以后壩頭銀山每三天就運一次銀子到香山縣靖海衛堡,派人押送。銀山上不存銀子,免得屑小覬覦。”
眾人轟然領命。
秦昭點了點頭,走出了熱氣滾滾的車間。
……
一千士兵帶著輜重車夫,昂首挺胸地走在廣州城城南渡口的道路上。
廣州城萬人空巷,爭相涌到那道路上觀看秦昭的兵馬。
畢竟廣州城和龍門縣不遠,百姓們都知道壩頭匪在龍門是禍害百姓的。而效命團這次卻一次性摧毀了這一伙無惡不作的盜匪,一路上對百姓則是秋毫不犯。效命團是怎樣的一支軍隊,已經不言自明。
廣州的百姓們舉著井水、米酒和瓜果站在道路兩側,給效命團的大兵們接風。
每有一個騎馬的軍官騎行過去,百姓們就發出震耳欲聾的叫好聲。
秦昭騎在馬上,走到哪,哪里就響起山呼海嘯的呼喝聲。
“守備爺好樣的!”
“守備爺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守備爺救下龍門縣一縣的百姓。”
秦昭一路笑而不語,時不時朝左右的百姓抱拳行禮,又往往會引起更轟動的叫好聲。
走到距離渡口較遠的地方,廣州的市民漸漸少了,秦昭看到秦有理帶著一百名青壯站在道路右邊等秦昭。
那一百人個個站得筆直,雖然高矮胖瘦不一,但一個個精氣神都很足。
秦昭騎了過去,問道:“老賬房,這一百人是你新招的士兵?”
秦有理咧嘴笑道:“是呀!守備爺!按守備爺的交待,這次我招了一千新兵,這是其中最精神的一百人。”
秦昭點頭說道:“你做的很好。”
一揮手,秦昭說道:“回香山,我們要再招募三千人,把隊伍擴大到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