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斬精通人體工程學,自己也是暗殺高手,他清楚知道命中哪一個部位會對人造成致命傷,白的胸口被卡卡西貫穿,再不斬上忍的經驗與學識應該在瞬間就判斷出了白死定了。
所以這時候趁白的胸膛卡住卡卡西手的時候將兩人一起斬掉才是最佳選擇,不論是對自己的處境,還是回應白為了救再不斬犧牲自己的心意,再不斬的選擇都是最正確的。
但是呢?
依然是在穢土轉生的一戰里,卡卡西在心里說再不斬當時猶豫了,因為不忍心看到白被分尸,所以在那一瞬間猶豫,如果當時你沒有猶豫的話,我無法想象后面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如果再不斬是一個冷酷無情,且理性的話,他是絕對不會猶豫的。但恰恰相反,再不斬是一個溫柔的人,且感性大于理性,所以他才會猶豫。
也正是這些原因,再不斬以往干的事情就值得回味了。
殺死同期所有考生讓互相殘殺的考試制度改革,作為忍者期間,多次暗殺國家要員,讓沉迷于權力爭斗導致國土荒廢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后面刺殺水影失敗,不清楚能造成什么影響。
但是文中有一個有趣的細節,三代水影就是死于刺殺的,從時間上來算,當時再不斬是暗部成員,應該屬于三代的直屬親信,或許在刺殺四代之前,三代就是被再不斬暗殺的。
當然這個是我個人的猜測,因為帶土也很有可能是暗殺三代的人選,而且從實力上來看,帶土的成功率要更高一些。
但帶土在后面選擇了操控四代水影而不是殺死他,這說明帶土并沒有因為仇恨而影響自己對未來計劃的判斷。所以再不斬刺殺三代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
關于再不斬的認知就是以上內容了,說點題外話,我的寫作方式其實更岸本的表達方式有些相同,至少在第一卷是這樣的,我并沒有用白話直接說明發生了什么,講的是什么,而是用一個個故事以及人物的聯動來表達,這都需要讀者自己從這些故事里尋找答案。
但這對于看網絡的讀者來說確實不友好,看網絡大多都是無聊消遣,看個東西還要費這么多腦細胞找罪受呢?
而且這種寫作方式在一個故事寫完前,讀者都會有些懵逼,比如我前面埋的伏筆,要等伏筆收尾了讀者才能知道,而網絡是連載的,很可能要好幾個月才能寫到那里,對讀者的觀感更難受。
這本書為什么成績不好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為這種寫作方法更適合實體書,實體書能讓讀者一口氣讀完,所以體驗要好很多。
舉個列子,有讀者說這本書主題不明顯,主角的實力定位也很模糊,其實主題很明顯了,實力定位也很明顯,但是這些都需要書友們從這些故事里自己找答案。對于要工作上學的書友來說就很蛋疼了。
類似的列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說明了,總之我會總結教訓,在后續里進行改進的。
————————————
這是我上班時偷偷用手機寫的,所以不影響更新。
然后不出意外的話,我以后上班應該也能偷偷碼一些,不過我才剛上班,不好這樣做,等同事關系熟了就好了,到時候應該能多更新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