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周奎還說帶了一些占城的特產,比如牛角,牛筋,以及其他的,加在一起,此次行動,獲利超過百萬貫,其他的民眾土地不算,收獲極大。
而這筆錢財的到來,極大的緩解了李郎君的錢荒,甚至還推動了早已經計劃好的軍事改革。
之前也曾提過,南漢的軍事制度,與此時的周邊各國并無差異,一般以地痞無賴以及流民組成。
一則可以擴充軍隊,雜亂的軍隊,危險降到最低,二則可以減少地方的危害,從而維護統治。
當然,還有補充措施,以宦官統軍,或者閹割將官,從而保證對軍隊的控制,比如西北都統潘崇徹,就是從宦官轉任的。
朝堂中的閹割人,李嘉已經清除得差不多了,軍隊就是血氣方剛的地界,豈能讓宦官統領?李嘉照樣清理。
但,五代以來,軍隊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有奶便是娘。
或者是說,這個傳統在安史之亂之后就開始流傳發展了,皇帝哄節度使,節度使哄軍頭,軍頭哄士兵,一級到一級。
如果沒有錢怎么辦?那就只能悲催了。
從829年,史憲誠開始,魏博鎮10任節度使中就有4人死于兵變,真正活到老死很少。
甚至,有的時候由于口袋里缺錢花,這些牙兵們就會串通起來,推翻現任節度使,擁立新節度,從而獲取大量的賞錢。
所謂的五代,就是中原五個國家每一次更替,而每一次更替,首都就會遭受重創。
因為新王朝的開創者為了鼓勵士氣,一般都會把劫掠都城作為條件,最起碼也是三日,東京汴梁榮獲榜首。
以金錢捆綁軍隊,是最有效,也是最下策的,當別人開出更高價時,就是顛覆之時。
李嘉自然不會如此短視,邕州之兵,則用李氏數十年的恩情維持,番禺的禁軍,則是恩威并施,再加上邕州兵參沙子,整個禁軍目前還掌握在手里。
“但,這還遠遠不夠!”李嘉握住了手中的筆,用力地書寫著。
看著窗外藍藍的天空,以及暢飛的鳥兒,李嘉喃喃自語:
“鳥不可無樹,人則不可無田!”
自道教各派沒收了大量的田產后,佛教挺不住壓力,只能選擇屈服,從而貢獻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南漢朝廷自有的土地,在這一刻,李嘉成為這世上最大的地主。
“入京數月,總算是穩定下來了!也是時候獎賞一些老兄弟了!”
這一天,作為金吾衛,陳兵按例巡查著街道,數個月的時間,整個番禺城的百姓已然知曉,這些騎著馬,整天閑逛的家伙,就是管理番禺城的抓人工作,權力很大。
“這番禺城多虧我等,才能安居樂業!”目視著這些繁華的街道,陳兵感慨道。
“陳兄,陳兄——”這時后方傳來一陣呼喚聲。
“所為何事?”回首一瞧,只見好友張韜急匆匆的趕來,興奮難耐。
“快回家,都督府派人去了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