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匹匹下船的馬,墨淵的眼角里含著淚水。
造反被救了,墨淵很感激李郎君,隨即又被李郎君莫名其妙的忽悠到了這座島,說是要組建騎兵,讓他領兵,說是在此訓練一二,
于是,帶著幾百個父老鄉親,墨淵來到了這座島,聯合漂泊在此的漢人,倭人等,開始艱難地墾荒生涯。
所幸,每隔半個月,就會有南來的船隊帶來物資,或者移民,讓這座濟州城慢慢地建設起來。
北方的高麗、契丹的高麗參、皮草等,南方的日本劍、扇子,周國的書籍,瓷器,書畫,都來到這里匯集,成了一座大市場。
至于島上的耽羅王室,早就被攆到了島中心山區了,反正也沒多少人。
幸虧島內有個待了許久的老人,是從前出使契丹的使臣,漂泊到島上數十年,名喚陳申,在他的幫扶下,這個濟州城,才勉強建立起來。
原本想領兵打仗的,結果
“前來濟州島之前,都督千叮嚀萬囑咐,若是有欠缺的,只與我說,嶺南自當供給!”船長看著這座城,開心地說道。
“也沒啥缺的,每個月都有商隊過來,如今所缺的,只有人,哪怕我派人去契丹買些奴隸,在高麗、日本招募漢民,但依舊不過三千余人,這偌大的島,怎么守的過來?”
墨淵抱怨著。
“您看,我為您帶來了上百匹上好的大食馬,都督對您寄予厚望,對于濟州島也是寄予厚望……”
“這是都督帶給您的信!”
聽到這話,墨淵心里也是暖和的,終于,李都督重視自己來,握著信,回家再看。
回到書房,李都督的信中,布置了緊要的任務。
首先,必須招募兩千戶,開墾十萬畝的田地,建立糧倉,讓濟州島不僅僅是個牧馬地,而是嶺南的糧倉。
第二,去山東等地,招募漢人,那里地少人多,讓濟州島的漢人占據絕對的主要地位。
第三,在招募的漢人,契丹人,以及高麗人中,選拔一些天賦較好的,訓練他們成為騎兵,人數不低于一千人。
第三,配合商隊開拓日本,讓嶺南的商貨進入其中,順便招募一些士兵,開一些金銀礦。
等等,難怪此次商隊有些不同尋常。
他回想起來,這次船隊過來,盡然沒有帶一些貨物,反而運送了好多的武器,以及幾百號衣衫奇怪的人物,難道就是他們準備去日本不成?
“為甚要去日本?”坐著船來到濟州島,剛歇息下,大腦還是昏沉的,聽聞都頭說要去日本,張力立馬站起,驚詫道。
“日本的金礦銀礦多,都督府,也沒有多少余糧啊!”卸嶺都頭妙石道人甩了甩拂塵,瞥了一眼眾人,輕聲道:
“諸位跟著我干了多日,都督府獎賞也拿了不少,這次雖然更偏僻,但危險卻是無的,獎賞更高!”
“能有多高?”
“濟州島,每人百畝地,外加五十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