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安心了,其他的高官們卻被牽連起來,被那群大兵們挨家挨戶的進行押出,來到他的官署。
不多時,諸將領簇擁著范質等后周朝廷要員來到趙匡胤官署,趙匡胤一見,皆是自己往日的同僚,再仔細一瞧,有權有勢者皆在,這才放下心,連忙上前,將繩索解下,頓時痛哭流涕。
嗚咽道:“違負天地,今至于此!”
一張大黑臉,此時卻滿是通紅,不知曉是激動還是真的傷心,鼻涕肆流。
立在一旁的宰相范質等人臉皮扯了扯,還不及回應,軍校羅彥環卻手按利劍,厲聲說道:“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
范質等人面面相覷,無計可施,只好屈身退至階下,列隊朝拜。
君臣名份既定,趙匡胤這才放下心,對待這群文臣,他客氣的很。
隨即,趙匡胤于官署堂上召集文武百官,依據每人功勞高下確定入朝列班次序。
翰林承旨陶其不轂自袖中取出事先寫好的禪位制書,當眾宣讀,稱柴宗訓退位,由趙匡胤即皇帝位。
眾人不由默然,瞪大了雙眼,瞧著這場表演,回首相望,心中悲嘆之聲連綿不絕。
隨后,宣徽使引導趙匡胤下堂,來到庭院中,面向北方行拜禮。又引他出官署入宮中,進崇元殿,更換朝服,頭戴袞冕,正式登基稱帝,是為宋太祖。
另又將柴宗訓及符后等人遷至西宮,去其帝號改稱鄭王,而尊符后為周太后。
五代之一的后周,至此結束。
趙匡胤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于開封。因他曾于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出任過歸德軍節度使,故以“宋”為國號,史稱北宋。
其后,趙匡胤對有功官吏將士,分別封官授爵,給予賞賜。
以石守信為歸德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王審琦為泰寧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其余禁軍諸將領亦分授官職,并兼領節度使。朝廷各重要官署機構均重新任命長官,從而建立起宋朝的統治秩序。
大宋的天下并不穩妥,主要有占據上黨(今屬山西)的李筠,盤據淮南的李重進,此兩人乃是實力最雄厚的藩鎮。
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經營上黨長達8年之久。他在自己的統轄區域內,擅自征收賦稅,召集亡命之徒。頗具一定實力,以至于后周朝廷亦曾感到李筠“倔強難制”。
而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為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權勢顯赫。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曾一度與趙匡胤分掌朝廷內外兵權,所以他的不服,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趙匡胤琢磨該如何平叛的時候,李嘉也在琢磨該幫哪一個。
實際上,待時間劃到正月初一時,他就做出了決定:幫助李重進抗宋。
一者,李重進乃淮南之地,海運方便,李筠在山西,又不近海,鞭長莫及。
二者,李重進名正言順,乃是皇親國戚,更容易獲取人心,造反成功更高一些。
所以,在這個正月,大量滿載物資的船只,來到了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