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忙活了幾時,只覺天已黑,殿中的夜明珠已然發亮,抱著花蕊夫人的冰涼嬌軀,飲了不知幾杯酒,孟昶已然醉了。
孟昶但覺四肢無力,身體搖擺不定,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慢慢地行到水晶殿前,在紫檀椅上坐下。
回首一望,只見花蕊夫人穿著一件淡青色蟬翼紗衫,里面隱約地圍著盤金繡花抹胸,微微突起,映在紗衫里面,愈覺得冰肌玉骨,粉面櫻唇,嬌艷動人。
一夜快活,幾乎讓孟昶忘卻了國難。
第二日,孟昶終于得知了確切的消息,中原派遣的大將,乃是忠武節度使王全斌、武信節度使崔彥進、樞密副使王仁贍、寧江節度使劉光義、樞密承旨曹彬等人率領步騎兵,四萬伐蜀,號稱十萬。
既然打探清楚了,孟昶就命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為招討使,李進為副招討使,率兵拒戰。
對于王昭遠,孟昶可是親之信之,拉著他的手,沉重地說道:“今日之師,卿所召也,勉為朕立功!“
“還請陛下放心,古漢昭烈之有諸葛孔明,今陛下也有阜城王昭遠!”
這話說的非常的漂亮,自比諸葛亮,若是別地對于其還比較陌生,但對于蜀中人而言,諸葛亮的大名,那是如雷貫耳,熟悉的很。
“今日,蜀國大任,就交由王都統了。”
聽到這番話,孟昶很放心,感動地說道。
有了當代諸葛亮,我好歹又能暢游與后宮了。
于是,感動之余,孟昶又命宰相李昊等餞之城外。
酒宴進行時,王昭遠手執鐵如意,指揮若定,自比諸葛亮。
酒酣時,又拉著宰相李昊的手,大言不慚地說道:“吾此行何止克敵,當領此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取中原如反掌耳!“
這般話,作為宰相的李昊又能說什么,只能鼓勵他,點著頭,硬著頭皮說道:“都統定能北定中原!”
心中越發的擔憂起來,皇帝傻,他又不傻,這王昭遠若非皇帝寵幸,能有這地位?還諸葛孔明?我看你連諸葛亮的鞋底的比不了。
卻說,王昭遠的身世也很離奇,一般人都比不了。
他自幼孤貧,十三歲時投靠東都僧人知諲為童子,學習佛法,總算是識字了。
后蜀高祖孟知祥入蜀,招待僧人在自己家吃飯,畢竟是身體不好,需要佛祖保佑。
當然,王昭遠的師傅也在,所以他也撈到飯吃了。
所以,王昭遠持巾履,跟個讀書人似的,很不要臉的跟隨知諲得入府,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不要臉的讀書人。
當時太子孟昶剛剛入學,還年輕,別人覺得傻,他卻覺得王昭遠聰慧,有能力,所以就被留下侍奉孟昶左右。
孟昶繼位,以為卷簾使,遷諸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