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到來,讓整個長沙城進入了歡樂的海洋,連番的勝利,讓軍民士氣高漲。
禁軍陸陸續續從金陵、洪州歸來,如今停留在江南的,只有兩萬人,洪州、金陵各一萬,剩下的洞庭湖水師,海龍軍,以及禁軍,皆回到長沙,慶祝著歡愉的時刻。
唐朝的中秋,不如重陽、正旦,清明隆重,頂多是兩三個知心好友一起聚會。
由于“嫦娥奔月”在唐朝十分盛傳
嫦娥自然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女子經常拜月,希望“貌似嫦娥,圓如皎月”逐漸便有了“拜月”風俗。
八月十五,皓月懸天,人們還會到街市觀燈賞月,中秋的燈籠或高懸臨街住戶的瓦檐露臺,或掛于胡同家屋高處,稱“豎中秋”,滿城燈火與明月爭輝。
周英兒很懵懂地就進了皇宮,她不明白,自己只是陪長公主玩耍了一陣子,然后又見到了皇帝,怎么突然就成了妃嬪了。
而且,一上來,就是昭容,九嬪之一,按照規矩可是正二品,其上就是四妃和皇后,在皇帝的后宮中,也算是高位了吧!
“娘娘,快走吧,時間快到了!”皇帝知曉她年幼,所以派遣個年長的宮女前來引導,照料她在宮廷的生活。
“知道了!”周英兒脆聲應道。
她穿著清白色的綺云裙,這是用上好的蜀錦織造而成,梳著望仙鬢(就是頭發成空圈在腦后),顯得俏皮可愛,頭上帶著金釵步搖,走路一晃一晃。
額頭上,還有一圈清脆色的額墜,瞬間就讓她端莊華麗起來。
小小的年紀,宮廷氣息卻濃厚異常,穿戴顯得格外的舒適漂亮。
“娘娘天生麗質,無論穿什么,都漂亮的很呢!”宮女贊嘆道。
“嗯!”瞇著眼睛,周英兒輕哼一聲,對于宮廷她再熟悉不過,金陵與長沙一般無二。
中秋賞月,具有團圓的意味,皇帝很是高興,召集一家人共賞,強調孝心和兄友弟恭。
所以,后宮妃嬪,還有太妃,衛王(李賓)等,皆會列席而坐。
周英兒的到來,倒是不快不慢,正屬她的地位,悠悠列坐。
眾妃嬪中,最出彩的,莫過于麗妃,身材豐腴,待人和善,身旁坐著兩個兒子。
其李黑牛,也被封了中山郡王,雖然不是親王,到也算是高爵了,畢竟是養子。
尤其是,在皇后無子的情況下,麗妃的兒子就是長子,很有可能繼承皇位,巴結的人很多,其他妃嬪也有意無意地奉承,神采奕奕。
隨后,壓軸出場的總是最尊貴的,皇帝、皇后,以及太妃、衛王,以及長公主李薇兒等最后到達。
顯然,他們才算是真正的一家子。
周英兒只聽殿外一聲內侍的唱喏:“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離座而起,妃嬪奴婢們皆蹲身跪了下,聽到腳步聲響起,眾女一片鶯鶯燕燕之聲:“恭迎陛下,太妃,皇后娘娘!”
皇帝肯定排第一位,太妃為母,比皇后更尊貴一些。
衛王李賓倒是六七歲的年紀,小臉蛋鼓嘟嘟,挺著小肚子,挨著太妃坐下,小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待見到長公主李薇兒,臉上的表情瞬間豐富起來。
顯然,他又想玩耍了。
“都起來吧,今天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