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無奈的說道。
如今,位于幽州的兵馬越來越多,河北,山東的軍都司兵馬,外加幽州本地的漢兵,李嘉也直接收下。
當兵吃糧,人家也是為了生計,也是能體諒的。
所以,除去營州的兩萬人,如今幽州的兵馬,突破到了十五萬。
換句話來說,每個月所消耗的糧草,人吃馬嚼之下,至少要三十萬石。
而滄州,儲存的糧食,不過是百萬石罷了,不過三月之耗,而若是去往營州,那么,長途跋涉的運糧,管兩個月都難。
長長的糧道,一旦有所閃失,大軍崩盤,只在瞬間。
聽聞這般話,眾將瞬間就心慌起來,如果糧草出了問題,不戰自潰,他們也就罷了,皇帝要是出了閃失,可就不妙。
一時間,雖然反對的聲音沒有,但是議論聲卻突然大了許多,這是大家的間接的勸諫皇帝。
面對大家如此誠懇的面孔,李嘉突然就笑了。
這么多年以來,雖然他一直在強調大海,甚至組建了海龍軍,但是許多人依舊以陸地思維行事。
或者說在他們的腦海里,并沒有大海的圖樣。
想到這里,李嘉拿出了一張渤海的地圖,也可以稱之為北海,手動繪畫,雖然粗糙,但大概的雛形還是有的。
“這里就是滄州——”李嘉指著天津下方大致的地域說道,然后又對著一旁的雞嘴部分,那里寫著高麗二字。
而在高麗的左邊,有一個島嶼,上書:江華島。
“在這座島嶼上,有不少的駐軍,糧草輜重的中轉地,再下,就是濟州,金山二地,糧草可以輸送在這里。”
“從江華島到營州,行船不過兩三日,從滄州當營州,也大概如此。”
說到這里,李嘉不由得認真道:“海運,比陸地上的行走,會更快,更省力。”
嘩啦啦——
就在這一瞬間,所有的將領仰視著皇帝,心中的敬佩,從口中不斷地言語而出,夸耀的話語,差點讓皇帝沉迷了。
一群武夫,拍馬屁的功夫倒是了得。
對于江華島的利用,其實更多的作用,就是扼住高麗的咽喉,充當中轉站,也是其作用之一。
那場登陸遼東的軍隊,可是江華島的水師送去的。
從幽州到營州,六百里路,沒有水師,糧道就真的危險了。
“契丹人沒有水師,活該被欺負!”
李嘉幸災樂禍地說道。
商量完畢之后,各軍下去準備,時間不過一日。
為了更大限度的趕超時間,皇帝命令幽州收集騾馬,讓步兵騎乘,充當馬上步兵,加快機動性。
不過,一人雙馬的御營兩萬騎,率先出動,去往營州支援,十萬鐵騎還是太過令人畏懼。
而就在這時,李嘉也收到遼東突襲兵敗的事情,死傷過半,剩余的四五千,被撤退到了江華島。
可以說,契丹人勉強勝了一次,保存了些許的顏面。
當然了,李嘉本就沒想過其能成功,不過是吸引注意力罷了。
不過,水師又立下一功。
“果然,超脫古人的思維,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