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道。
“你治理黃河,必然去過山東,那里如何,可曾在兵荒中緩過來?”
“過去兩三載,山東府在蕭儼,蕭知府的治理下,已經是百姓安樂,路不拾遺。”
說到這里,張維卿不由的感嘆道:“如今山東府田多地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田地,又兼有漁鹽之利,百姓殷富,豪奢者極多,其已經不下于江南了。”
“那便好!”
李嘉笑了笑,說道:“那里之前數十萬亂兵,攪得天翻地覆,甚至連孔府,都不得安寧,如今安定下來,竟然能貢獻大量的財賦。”
“朝廷,總不可能一直依賴于江南吧?”
“畢竟這是天下人的朝廷,而不是南方的朝廷。”
又是老生常談的南北問題。
南北平衡,才是皇帝所期望的,即使他是南方人。
所以這些年來,無論是治理陜西,還是山西三年免稅,山東減免稅賦,都是為了平衡再平衡。
而黃河的治理,更是北方經濟再起的基礎。
畢竟,農業社會,農業是基礎,而農業要好,水則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在稻谷種植上,李嘉一直也在努力。
比如,南方占城稻不斷的在推廣,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而然商業跟手工業,也在不斷的發展。
北方,一直是種植粟米,不可否認,這種是谷物,味道確實比稻谷好吃,比小麥好吃,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比較嬌貴,產量還比較低。
所以,李嘉準備讓小麥,提前幾百年在北方普及。
小麥的優點很大,耐寒,耐旱,產量還比較大,直到后世也是主流的農作物。
又是老生常談的南北問題。
南北平衡,才是皇帝所期望的,即使他是南方人。
所以這些年來,無論是治理陜西,還是山西三年免稅,山東減免稅賦,都是為了平衡再平衡。
而黃河的治理,更是北方經濟再起的基礎。
畢竟,農業社會,農業是基礎,而農業要好,水則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在稻谷種植上,李嘉一直也在努力。
比如,南方占城稻不斷的在推廣,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而然商業跟手工業,也在不斷的發展。
北方,一直是種植粟米,不可否認,這種是谷物,味道確實比稻谷好吃,比小麥好吃,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比較嬌貴,產量還比較低。
所以,李嘉準備讓小麥,提前幾百年在北方普及。
小麥的優點很大,耐寒,耐旱,產量還比較大,直到后世也是主流的農作物。北方,一直是種植粟米,不可否認,這種是谷物,味道確實比稻谷好吃,比小麥好吃,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比較嬌貴,產量還比較低。
所以,李嘉準備讓小麥,提前幾百年在北方普及。
小麥的優點很大,耐寒,耐旱,產量還比較大,直到后世也是主流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