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中,如今又添了一名新成員。
年若七十的浙江前任知府,元德昭,終于趕到了洛陽,就任他的宰相職位。
不過,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也明白,以他的年歲來說,宰相職務只是掛名罷了。
所以,即使是小氣的趙普,也忙不迭地提現尊老愛幼的風氣,攙扶著他來到了甘露殿。
這座皇帝的書房,已經成了宰相與皇帝議政的慣常地界。
“趙相公,你不用管我!”元德昭笑道:“我慢點沒關系。”
“您老德高望重,我可不敢大意了,這要是被知曉,指不定被罵呢!”
趙普輕笑道,攙扶其人,一起來到了甘露殿。
而元德昭一路上,目睹著輝煌的宮殿,心如止水,這些帶給他的震撼,遠不及那運河上,連綿數十里的漕船。
也就是運河,讓洛陽可以輕易地吸取江南的民脂民膏,從而運用到北邊,西邊的軍事,同樣造就了,這座規模龐大的洛陽城。
來到甘露殿后,皇帝還未到,幾個宰相面無表情,就這般站立著,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元德昭也不管這些,同樣站著,不說不動,宛若雕像。
“陛下到——”
“臣等參見陛下——”宰相們抖動著寬大的衣袖,拱手、彎腰、低頭,一氣呵成。
“免禮,賜坐——”
皇帝高坐在上,雖然高度不及舉行朝會的含元殿那般高高在上,但依舊是高出不上,居高臨下,宰相們的一舉一動,皆入目。
即使是萬人之上的宰相,在皇帝跟前,也是膽顫心驚,謹小慎微,這讓皇帝有種特殊的滿足感。
“交州都護張苗病逝,政事堂可有什么主意?”
皇帝坐著,輕聲問道。
“啟稟陛下,按照慣例,是需要追贈官銜,并且賜予謚號的!”
次相鄧斌站起身,言語道。
“其勞苦功高,坐鎮交州十載而不亂,交州都護為從四品,那么,追贈其為吏部尚書銜,贈予其福長男爵,食邑兩百戶。”
前唐時期,都護之間的官階不同,如安西都護府等六大都護府,屬于大都護府范疇,屬于從二品銜,其下轄,又有許多小都護府,三品,四品,極其麻煩。
所以,李嘉做出改革,避免尾大甩不掉,所以地方都護,次于知府,為從四品。
一般而言,追贈是增一級,也就是正四品,但張苗不一樣,所以增兩級,為從三品的尚書銜。
爵位上,則賜予福長男爵位,其子嗣繼承,則為驍勇校尉,再傳一代為驍毅校尉,就直接泯然眾人。
這就是世襲減替的爵位繼承制。
而這要是在宋,周等六代亂世時期,爵位一代即除,爸爸哪怕是親王,兒子只能是平民。
當然,北宋也知曉不得人心,所以就擴大門蔭制度,兒子,門客,親友,都能當官,雞犬升天。
這種弊端就會產生大量的冗官,李嘉寧愿讓貴族減替繼承。
而像之前說的,減等世襲,某種意義來說,對于那些開國功臣是十分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