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十四年,十月初八,歷經半個月的準備,路程,兩萬御營兵馬,就此登陸高麗。
選擇登陸的地點,則在江南道,也就是后世的全羅北道附近。
張萬勝攜帶著一營萬人兵馬,乘坐著八百料的大船,登陸高麗。
船隊遮天蔽日,烏泱泱一片,遮掩住了海面。
海龍軍竭盡全力,一萬步兵,一萬騎兵,浩浩蕩蕩跨海運送,在如今這個時代,可謂是前無古人的舉措。
巨大的海浪拍打著海岸,張萬勝望著遠處的石塊,不由憤憤不平道:“他娘的,契丹人真的狗養的,高麗那么窮,又小,還欺負他們,打狗還得看主人,這是完全沒有把咱們放眼里!”
“兄弟們,咱們登陸,干死那群契丹狗——”
張萬勝一聲喊下,身邊船只絡繹不絕地響起呼應聲,江寧大營的兵卒們,一個個大喊起來。
御營以每大營萬人,其號以府名命之,簡單好記,每大營設提督一名,副提督兩人;分為四軍,各號為前后左右,設都指揮使。
御營使司衙門,基本是一群文吏統管,聽從皇帝的號令而行事,政事堂都無法插手。
軍政分離,外加崗位輪換,很好的保持了御營的純潔性。
每兩三年,各大營主官都得調崗,預防結黨營私。
不過御營食物不缺,俸祿豐厚,憲兵司督促監督,輜重營負責后勤,訓練自然給力,所以張萬勝即使調換不到一年,依舊滿是信心。
“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御營兵馬,果真是天下的精銳!”
岸邊,先期而來的高峻,望著不斷登陸的御營,不由得贊嘆道。
這些時日以來,對比一下高麗的兵馬,御營簡直是天下第一,讓他不由得發出了感慨。
兩個時辰后,御營的步兵已經完全登陸,輜重營開始埋鍋造飯,正好讓最后登陸的兵卒吃上熱飯。
“張提督,在下是射聲司第二院主事,高峻!”
“哦!射聲司的人!”張萬勝臉色微微一變,然后笑著道:“多虧了你們,我們才那么輕易地找到地方,接下來就靠你們帶路了。”
雖然有些不自然,但張萬勝還是笑著,甚至還有些奉承的意味。
雖然說,監督御營的只是皇城司,但射聲司對于四品以下的官吏,天然具有調查權。
他這個江寧營提督,恰好就在從四品,平日里總不可能一直待在軍營吧,行事做事,肯定會被抓把柄,這時候,射聲司可也能管轄。
“這是我應該做的!”兩個不同部門,高峻略微抬起下巴,點點頭,又略帶些尊重道:“江南道首城,在安南城,還有一百余里,御營的兄弟們,也只能委屈在這里將就一夜了。”
“糧草已經準備妥當,御營兄弟分可以享用了。”
張萬勝也恭維了幾句,然后兩人就分開。
張萬勝有點不放心,他雖然是粗人,但行軍打仗卻很老練,不由得帶著親兵巡查起來。
“明哨,暗哨都不能馬虎,多設幾個,高麗可不同國內——”
“溝渠挖深一點,再加一些木刺——”
輜重營很熟練,半天的功夫,一個比較完善的基礎營地就建造完成,張萬勝不由得放下了心。
他又到了伙房,不由得有些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