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丘一臉疲憊地回到家中,卸下鎧甲,婆娘剛給他送來熱湯,大門就被打開。
“三兒,唐人怎么辦?”
“三叔,錦州不會屠城吧?”
一群親朋好友忙不迭地前來問候,噓寒問暖。
其所關心的,就是錦州的安危,以及自己的安危。
“沒事!”馮丘搖搖頭,擺手道:“唐人不會難為咱們的,咱們都是漢人。”
“那是,咱們是漢人,祖宗十八代就是漢人!”
一位留著辮發,穿著改良的契丹袍衫的男人,立馬拍著胸脯,大聲嚷嚷道,似乎這樣能給予他一些信心。
“呸——”
這時,一個老者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耳朵,罵道:“你這小子,數典忘祖,學什么契丹人,人不人鬼不鬼的。”
“還穿著這衣裳作甚?還不如脫了,到時候被人當街抓走了,我可沒錢撈你!”
“趕快把這小子抓回去,不然砍了頭,就沒遭殃了。”
其他人則嬉笑著,臉上滿是暢快,對于這般契丹打扮,他們早已經厭惡了。
馮丘望著這些,頗有些乏累道:“不會有事的,大家散了吧!”
眾人望了望,心安后,就退了。
隨之,就在他準備休息的片刻,忽然有人來報,唐人有請。
帶著滿腦子的疑惑,馮丘忐忑不安而來。
剛入面,就見昨日威風八面的郭將軍站立一旁,好似衛兵一般。
一個面色冷峻的中年人,鼻梁堅挺,目光如炬,正望著他。
“馮丘見過兩位將軍——”
不用想,這會肯定更加尊貴,行禮就完事了。
李信見其模樣,態度,不由得點頭道:“馮將軍陣前起義,功勛不少,我會上稟朝廷,如實獎賞的。”
“多謝將軍!”聽到這好處,雖然是空口白牙,但他依舊喜不自勝。
“如今錦州城,有多少漢軍?”
李信隨即問道。
“約莫八千人左右,之前契丹人、渤海,奚人,約莫五千,漢人有一萬,合計萬五之數。”
馮丘立馬吐露道。
“錦州多少百姓?”
“錦州共有四縣,約莫兩萬余戶。”
馮丘苦笑道:“契丹人只計渤海,奚人等,因其出丁成軍,而漢兒基本以耕田種田,故而很被忽視。”
“也就是說,錦州起碼十萬人?”
李信思索起來,他瞇著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馮丘說道:“再有一兩個月就是夏收,我命你為錦州刺史,募集糧草,組織輜重,就靠你了。”
“至于漢軍,解散一半回家夏收,另外一半,負責運送糧食輜重。”
“多謝將軍——”
馮丘當然明白,這是在解除自己的影響,從而收攏軍隊,但又不能辜負投誠的心,所以由武轉文,甚至是升官了。
“你立馬組織民夫修繕城墻,要不了多久,契丹人就會來了!”
李信命令道。
一旁的郭進目不斜視。
其走后,李信看著郭進一眼。隨即吩咐道:“郭將軍,我派兩萬人給你,給我守住錦州城。”
“末將遵令!”郭進拍著胸脯道:“就算是契丹人來了十萬,我還不相信四條腿能爬到城墻上來!”
“莫要疏忽大意了!”
李信隨口說道,然后馬不停蹄的南下,接收來州,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