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并二王求見,讓寶嬪喜不自勝。
雖然一把年紀,但寶嬪依舊滿臉紅光,皮膚細膩,她望著兩個兒子,又看著太子,笑道:“太子怎地就來看我,真是讓人喜不自勝。”
“母后去世前,就囑托我,把您當做親生母親侍候,昨個封了太子,孩兒自來報喜。”
李復沐笑著說道。
“哎!”聽到這話,寶嬪頗有些哽咽起來:“我與你母后相伴數十載,誰料竟棄我而去,我早就說了,讓她少窩在房里看書,多出來走動,就是不聽……”
啰嗦了一陣,寶嬪這才收斂起心情,望著精神奕奕的太子,不由道:
“如今,你成了太子,你母后也算是得償所愿了,但切要記住,東宮不比王府,也算是宮墻之內。”
“都說是隔墻有耳,如今,隔著三步,就有耳朵了!”
“孩兒知道了!”李復沐心頭一凜,喜悅散去泰半。
一旁的蜀王則嘻嘻哈哈道:“過兩日,太子冊封典禮就得舉行,到時候定然熱鬧的很。”
六王李復淇也笑道:“第一次見,我得好好看看。”
寶嬪則無奈:“你們兩個憊懶的,幸虧幾個孫兒在京中,若是在你們封國,指定被養壞了。”
一時間,滿殿笑意。
皇孫年滿十二歲,就得送至洛陽讀書,皇帝多子,如今的上書房,積累的皇孫,已經超過了三十,可以說是熱鬧的很。
齊國世子李邦德,放學后,歸于齊王府邸,見到了自己的父王。
年僅十四的李邦德,已經宛若大人,他規規矩矩地行禮,察覺父王心情不好,他自覺地侯立在一旁。
“你回來了?”
李復歆略微抬眼,見到了嫡長子,不由得說道:“個子長的倒是挺快的。”
“父王,你心中煩憂?”世子輕聲問道。
“何以見得?”李復歆笑道。
“子甚知父,兒就是知曉。。”
“不,我無煩憂也。”
李復歆摸了摸兒子的頭,不由得說道:“多年來的期盼,終于等來了結婚,夙愿已解,還有什么不值得高興的呢?”
“你在洛陽,好好學習,將來回平壤,也建一座學宮!”
李邦德點點頭,就這樣看著自己的父親。
皇室子弟,他又怎么不會知曉父親對于太子之位的期盼?
他深切地感受到父王的痛苦,發自內心深處的痛苦。
但,這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即使父王干的再出色,也抵不過嫡庶之別。
小小的齊國,不及朝廷萬一。
沒有言語可以表述,唯有陪伴。
而這一天,皇宮中再次傳來消息,皇帝召見年僅十歲的薛王。
還未搬遷至東宮的薛王府,聞言大喜,華貴的衣裳皆讓其穿戴,頸帶金環仍嫌不夠。
薛王于是言語:“皇祖父見我,所為在心,而非表樣。”
后,以常服而入。
帝見之,果大喜,喜其以靜,聰慧果敢,言語贊道:“果真類我!”
日后,每嘗與言,皆盛贊薛王,每日數見,細細教之。
時人皆言,帝心在孫,而非太子也。
太子心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