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彈的曲目令她很陌生,記憶中并沒有這種旋律。
這應該是新曲。
每一位作曲家都有他自己的風格,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樂曲,都是精華中的精華,經住了時間的考驗后留下來的傳承。
而這一首曲子,明顯與那些偏古典且具有年代的曲子不同,它很年輕。
墨染秋的這個評價并不是因為這首曲子對比起古典的樂曲略顯稚嫩。
中世紀的不同年代的作曲風格都會有著細微的偏差,那更何況是現代作曲與上世紀作曲進行對比呢?
‘這曲子里面有著略微復古的風味,但是卻并不打算照搬的模仿···’
看著拉著小提琴的李唯,墨染秋一邊驚訝于這個人‘表現力’的突出,一邊在思考這首曲子的編排與用意。
李唯這一晚上的進步堪稱驚人,從昨天晚上只知道速度與炫技般機械的拉琴弦,到今天甚至能夠從演奏中品到曲譜偶有外泄的情緒,這簡直是堪稱從0到10的質變性的飛躍。
驚人。
墨染秋只能用這一個詞匯來形容。
雖然她自詡是天才,她也不吝嗇去承認自己的天分,但自從她遇見了李唯后,她便不再這么想了。
她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美術課的時候大家的任務是進行素描練習,當時李唯的繪畫技術用青澀來形容都不為過。
握筆姿勢雖然不能說明些什么問題,但是所謂‘正確’的握筆姿勢確實是長年積累下來后總結的最方便繪畫的姿勢。
興許萌新的時候還會有著自己的執著,但是一旦畫多了,成百上千張畫紙丟出去后,真的就會不自覺地采用所謂‘最標準’的姿勢去進行繪畫。
因為那樣最省力氣,而且最方便。
當時墨染秋對于他的評價就是,有靈性但是技術還不算是很成熟。
但短短的幾周過去了,再一次見到他畫畫的時候就是校慶時的初稿作品了。
完全的不一樣,如果不是換手并不能拯救畫家的話,她都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已經發明出了堪比明星界整容術的畫家界換手術了!
這真的是一個人畫出來的嗎?
本來對于李唯的個人漫畫沒有興趣的墨染秋第一次的翻開了以前調查過李唯正在進行創作并更新的漫畫《魔法少女小圓》。
開篇是她熟悉的李唯的畫風,雖然筆觸依舊是有些稚嫩,但是確實是他畫的沒有錯。
分鏡很是青澀,甚至還有些不流暢,但是無傷大雅,畢竟開篇講述的是校園的日常與鋪墊,并不會起一些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普通的網絡漫畫而言,畫風精致就足夠了。
這個想法,一直持續到了斷頭學姐的地方。
魔法少女界的奇觀,打著魔法少女的皮實際上畫的確是兒童邪典,這樣的操作屬實是讓墨染秋眼前一亮。不過除去劇情上的腰間盤突出,最令墨染秋驚訝的是,他畫技的陡然上升。
就離譜!
正常人哪怕是水平有進步,也都是潛移默化的慢慢累積出來的。
但是李唯的進步不是的。
就好像是飛機起飛、火箭升天一般。
前后差距就是如此的大。
畫風額外的精致了不說,甚至分鏡也忽然變得略有些成熟,而且其中不乏有些她熟悉的操作。
有些分鏡的模式,跟她在漫展上畫過的那本同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