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忘不了班長臉上的尷尬。
據說,他對班級同學說的是‘李唯說他不來了’,但其實他根本就沒有被班長問過這樣的問題。
這···就非常的有意思。
‘我從來不會因為個人的事情去影響到我朋友的預定,但我并沒有朋友’,這句話就非常的應景。
但凡他知道班級同學會在今天舉行趴體但班長卻沒有邀請他,為了不讓班長尷尬,他也不會心血來潮的出門亂串。
畢竟同一個城市里,同屬于高中生,能去玩兒的地方也就那么幾個,偶遇的幾率其實還蠻大的,最起碼有二十分之一左右。
不過人還是有著所謂的‘愧疚心理’,就比如說這件事情發生之后,他在班級里面的日子似乎也并沒有之前那樣的難過了。
班級同學開始主動跟他攀談說話,邀請他出去玩兒之類的。
雖然說,他還都是拒絕了,但似乎因為他們心中對于這件事情的愧疚,到也讓他當初并沒有小胖這個話癆事兒逼的高中生活不那么單調了。
一提到心理學,李唯的腦子里又想起了很多曾經自命名為‘人類迷惑性為觀察’的親身經歷過的事件。
細細的回味了一番后,李唯覺得對于‘緊急救治自家狗子這件事’來說,光研究籠統的‘心理學’還不夠,‘行為學’這種東西也需要附帶上去。
人類行為學雖然大多屬于市場經濟學,但是李唯認為這種在經濟貿易中出現的行為日常,往往可以應用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中去。
他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尤其是表面朋友,他們相處的模式跟做貿易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互利互惠,你來我往,實在不行就勾心斗角,互相算計。
博弈,這種東西,只要人類還存在就永遠不會消失。
而通過這種機械化、標準化的梳理,雖然不能幫他解決‘狗子’的問題,但也是可以幫助他來分析出一些他用自己帶有‘感性’的腦子所想不明白的墨染秋的‘沖動’行為。
舉個栗子來說就是,墨染秋心情不好,研究她為什么心情不好,是心理學的部分,解決她心情不好,也是心理學的部分,但是她持刀要宰了自己,這個部分就需要結合著部分行為學的知識來填補心理學上并沒有辦法解釋的空白處了。
冷靜地喝口加冰可樂后分析一下,之后加上心理學的邏輯,最后靠著他優秀的大腦做一波理解,李唯自認為他就可以找得到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他理解一直很可以的!
‘什么心理促使著墨染秋產生了A反應,A反應刺激到了B神經,AB兩種反應產生了影響C,綜合因素考慮影響C進而導致了墨染秋持刀并捅向了自己。’
這是李唯所期待的答案。
說到底,為什么是‘刀’,而不是‘叉子’這里面興許都有著所謂的‘學問’。
刀,對于狗子來說,是否意味著什么,是‘保護’還是‘夢魘’這都是李唯需要考慮與鉆研調查的內容。
‘要趕緊學習,給狗子治病啊!’
多可愛的一條狗子,可惜了就是腦子不正常。
心中飄過這句話的時候,被李唯稱作為‘可愛的狗子’的墨染秋此時正在勾著嘴角,品嘗著這家餐廳里下午茶的格式點心與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