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過了多久,御書房內,突然響起了天啟國王沙啞中帶著幾分冷意和不甘的聲音;“傳旨,念及朱家多年以來準時保質保量上交貢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又經查證,朱家此次無法上交貢米,蓋因有人暗中故意放火燒毀朱家靈米。故特赦此次朱家無罪。”
他的確十分的不甘心就這么錯過這次大好機會,放棄眼看唾手可得的高級靈米種植技術。
東平王,后宮寵妃,這些人他身為一國之主可以不在乎,但一位一星知者的面子他不能不給。而且還有就是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存在于朱家背后的神秘強大勢力,他更不能將其忽視。
所以一番權衡利弊之后,他還是妥協了,放棄了此次奪取朱家高級靈米種植技術的機會。
“是。”
內侍戰戰兢兢的回道,從國王的冷硬肅殺的聲音之中,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國王此刻的憤怒和不甘。沒敢再多做停留,他連忙趁機退出御書房,去傳達國王的決定。
待到內侍宦官出去傳旨,御書房內就只剩下天啟國王一個人之后,他面無表情的突然對著空空如也的空氣開口說道;“去,給朕查查昨日拜訪東平王府的那二人的詳細身份和來歷。”
“是,陛下。”
一個冰冷不帶任何情感的淡漠聲音,突然從天啟國王身后傳出,緊接便見到那里的空氣微微泛起了一絲漣漪。
朱楠木昨日因為朱家之事拜訪東平王府,以及后來又跟隨東郭大師一起去了北苑別院,這些事,自然不可能瞞得過天啟國王。
盡管也知道朱楠木是為朱家之事在不停地活動游說,但身為天啟國王的他并未把朱楠木當回事,認為不過是個初出茅廬,毛都沒長齊的少年,能翻出多大的浪來。
然而,隨后發生的這一系列事件,讓他的觀點有了改變。他身為一國之主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日多以來圍繞著朱家所發生的事,都和朱楠木這個突然來到王都的不速之客有關。
“從這兩個人查起,應該能查出朱家和其背后的一些秘密。”天啟國王目光閃爍;“以后機會多的是,慢慢來就是。”
*****
很快,國王陛下決定不再追究朱家無法準時上交貢米的責任的消息,便在王都各大勢力之間不脛而走,傳遞開來。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令的原本不少蠢蠢欲動的勢力都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王國陛下這唱的又是哪一出。
整個天啟王國內,不少的大勢力可都在盯著朱家這塊肥肉。朱家雖然只是天河郡的一個地方性的家族勢力,如果是單論家族的底蘊積累,肯定不可能會吸引那么多的大勢力對其感興趣。
但朱家那堪稱傳奇一般的發家史,以及流傳在民間的那些傳言,可就大大的提升了那些大勢力對朱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