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03年以后,商務部時代,已經沒有這樣的司了,那時候直接有一個‘外貿司’,然后管你海運鐵運空運外貿,在外貿司下面有各自的處負責,級別降低了。
但是93~02年的外貿經部時期,是有獨立的司的。就好比12年之前有鐵道部,但是后來只有交通部下面的鐵路司,加上已經市場化的鐵總。這是一個行政放權后退的過程。)
對于前來尋求外貿合作的外國友人,領導當然是非常親切地接待了,還說了不少務虛定性的勉勵話語,對顧鯤一行的正當性進行了背書。
同時,也個人從技術層面,對顧鯤那套關于“華東航線遠洋散貨船補給規劃企劃方案”,給與了肯定,贊揚了顧鯤同志為華夏外貿便利出謀獻策,發現了目前現有國際涉華航線港務規劃的不足與待改進之處(說人話,就是顧鯤指出了李家坡人的行業標準、對華不夠高效的那些問題點)。
不過最終,海貿司的領導,也只是給顧鯤介紹了一些新的朋友,讓他們找具體的人去談。
因為嚴格來說,外貿經部是不直接管這事兒的,只不過到外貿經部備個案之后,再由他們轉介紹去找中遠,門路就好走得多。
具體的談判過程,不好再多細說,反正就是跟新聞連播里的調子差不多,“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充分交換了意見”,其實什么實質性的會晤目標都沒達成。(看過80大佬的人應該知道,這領域是我的拿手好戲,所以不是我寫不出細節,是咱……不屑于寫。真是不屑于寫,不是我不行,更不是我慫)
但是,哪怕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承諾,至少“親切友好的會談”的過程,是被顧鯤記錄到了雙方談判的備忘錄里了。
就像法庭辯論時,所有三方說過的話,都要書記員記錄在案、然后交由雙方簽字確認的。這種國際合作會談,當然就更正式了,顧鯤只要拿到了這份蓋著公章的備忘錄(其實就是會議紀要),就夠他回到蘭方后囂張了。
談判末了,海貿司派了一名處長,拉了一堆更沒牌面的幾層相關領域工作人員,陪著顧鯤吃了一頓酒席,也算是宴請外賓了,最后雙方還外交禮節式地交換了紀念品。
午飯過后,休息了一會兒,顧鯤就拿著外貿經部的背書,去了中遠公司總部。
在那里,他照例得到了親切的接待,以及更多對方案技術和規劃細節的論證。
經過幾天的粗略談判,中遠方面表示,原則上”歡迎和期待”東南亞涉華航道港務經營國、作出相關的業務規劃調整。
但是,對于需要中資合作投資,以及融資支持的部分,需要研究觀望、并且等待進一步細化規劃后再討論。
說人話,就是如果顧鯤不要中方投資,也不要建行之類的中資銀行貸款,而是他自己能弄到錢擴建蘭方港、按照對華便利高效的方式設計,那么造好后,中遠會讓一部分船來捧場的。
反正這個空頭支票先許下來,中遠是無本生意。到時候讓5%的華東分公司散貨船捧場也是捧,20%來捧場也是捧。
不過,中方對于蘭方想拿中資造港或者中資入股的事兒,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決定的。
首先,一個事兒決定要認真做之后,港口規劃設計,都要好幾個月。中遠起碼要看到詳細的設計案,才會考慮涉及投資和貸款的幫扶。
末了,中遠總公司的人還跟顧鯤表態:后續細節問題,可以去滬江,找中遠華東分公司的領導層談,中遠總公司會把對外合作拍板權,下放到華東公司。
因為如前所述,蘭方港將來就算造好了,國際海貿合作方面,也不可能跟粵州那邊經營華南航線的分公司有交集。顧鯤的合作對象,只能是華東公司一家。
同時,中遠總公司還給顧鯤推薦了兩家做總體規劃的、華夏國內有關資質最權威的設計院,分別是滬江海事大學的設計院,以及滬江交大的設計院。
這兩家設計院都在滬江,所以顧鯤是注定要去一趟南方了。
顧鯤在京城談判修整了兩日后,覺得京城這邊已經沒什么可運作的,就準備南下。
考慮到使字車牌就一個,顧鯤本來是打算讓高健雄高速開車去滬江的,反正也就一千多公里,一天也能開得到。
不過后來有關部門還算是比較給面子,在顧鯤出錢的情況下,給他弄了架軍用的運輸機,包租了一程,可以把他的行政加長版林肯車,隨運輸機一起運去紅橋機場。
顧鯤當然不會吝惜幾萬塊的包機錢,欣然允諾。
離京當天,老朋友馬風又來給他送行,順便給他帶個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