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工業品的生產率是隨著科技進步一直提升的,所以豬肉兩塊的時候鋼筋兩千一噸,豬肉三十了鋼筋還是兩千一噸。四十年前汽車幾萬塊一輛四十年后還是幾萬塊一輛,衣服幾十一百一件,幾十年后還是幾十一百一件,電子設備反而還越來越便宜了。
要體會到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幸福感,就別只拿著工資盯著豬肉,多看看工業消費品,多消費那些東西,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說句大實話,很多老一輩的人感受不到進步的幸福感,只是因為他們的消費觀默認一輩子不買車(以及很多其他早年被認定為奢侈的工業消費品),所以車相對工資便宜了這個事實,所帶來的社會幸福感,跟他們沒關系罷了。
……
扯得有點遠,一言以蔽之,顧鯤覺得陳克草擬的補償方案雖然說不上劃算,但至少選項比較面面俱到,哪怕有可能讓出去一部分利益,卻最容易在短時間內把所有人搞定。
顧鯤不差那點小錢,他要的是全市一盤棋,要的是從頭到腳整頓利索。
關鍵是陳克的想法,比顧鯤一開始腦子里朦朦朧朧的念頭更加明晰,也啟發了顧鯤。顧鯤便舉一反三地吩咐:
“你這原則上可行,不過,再把選項細化一下吧。我看你思路很好,但是既然都想到這一步了,也不一定僅限于拿公寓補償給市民嘛。我們蘭方未來的外勞市場終究是有限的,七萬國籍人口,靠二三十萬外勞提供服務撐死了。
這些人全加起來也住不了多少房子,要是指望這些人烘托蘭方的地產價格,肯定是烘不起來的。比外勞更關鍵的,是游客。既然我們旅游業和奢侈商業立國,一個外勞服務員,至少要每時每刻服務三到五名外國游客。
二十到三十萬外勞,對應的就是每時每刻至少一百多萬游客。酒店客房的需求,會比公寓高得多。未來我們會修訂行業條例和管理規范,明確持短期旅游簽證的外國人在蘭方不得租賃公寓,必須住酒店。所以,完全可以把補償房設置成酒店式公寓,或者直接就是酒店里的房間。”
外國游客必須住酒店不許租公寓,這事兒國際上也不稀奇,瑞士人就這么干,所以顧鯤讓蘭方這邊吧行業規矩改了之后,也不至于引起外國人的反彈,說不定還讓人覺得蘭方的旅游市場從此逼格更高了,跟瑞士那種土豪藏身國一個檔次。
雖然瑞士人歷史上那么干,起因是挺奇葩的——這個規則是瑞士人在二戰的時候定的,當時因為他們一貫宣布為永久中立國,所以二戰爆發之后,大量各懷異心的親德親布、乃至露西亞人的臥底都蜂擁進入瑞士,為了近距離刺探交戰國的一些事兒。
以至于那時候的普通瑞士平民都流傳著一個笑話梗,覺得所有來瑞士的老外都是搞地下工作的。瑞士當局也是被治安問題搞得焦頭爛額,最后宣布不許外國人租公寓,以便于治安方面的排查。后來發現這一招對于推動旅游業收入很有好處,加上瑞士人在戰爭期間升級了對酒店業客人的**保護、做得越發規范了,后來大家都接受了,還覺得這個條例挺有逼格的。
蘭方就算改了,好歹只是阻止短期旅游簽證的人涌入公寓市場罷了,但這樣可以讓游客覺得蘭方的治安更好更規范、不容易收納外國偷度來的盲流,對于提升蘭方的旅游業逼格絕對有好處。
換句話說,后世迪拜搞這一手都沒有瑞士人成功,所以迪拜才落下了那些“去迪拜撿垃圾月入三十萬/去迪拜乞討月入五十萬”的段子。
顧鯤絕對不會允許未來的蘭方旅游市場被這種段子污名化的,哪個自媒體敢先造這種謠,他就讓他投資入股的那些互聯網大佬徹查,讓那些小便沒有立錐之地。
外國流浪漢想混到蘭方都不可能,天羅地網沒地方住,幾天就逮住遣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