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如今的支付寶可是只有“賣家端”的,而沒有“買家端”,所以這五萬用戶可不只是普通人,而是五萬個商戶。
五萬個消費者那根本不算個事兒,但五萬個開店的,影響力就很恐怖了。全國三四百個地級市、將近三千個縣,平均每個縣城二十個商家,已經能把上網娛樂業覆蓋到相當的程度了。
畢竟2001年全國的網吧和游戲廳也沒那么多,網吧行業的最巔峰大約在2005年之后。那時候因為魔獸世界進入華夏,很多哪怕原本家里買了電腦的玩家,舊的機器也拖不動魔獸世界,所以一款游戲就把網吧業推到了巔峰(十幾年后轉型網咖的幾乎覆滅了,靠吃雞續了一波全行業的命,但是跟當年魔獸的規模還是沒法比的)
如今發達的地區,每個街道也就幾家網吧,而農村的話,整個鄉都不一定有一個。馬風估計,截止到2002年初,全國所有能拉的B端賣家用戶都拉進來,十幾萬也就頂天了,在支付寶的代付款用途增長到新的品類之前,這就已經是極限瓶頸。
畢竟點卡是虛擬物品,不存在物流,早期電商支付工具肯定只能盯著虛擬物品做,其他的要等整個社會的物流體系起來、配套基礎設施進步才行。
而鐺鐺網賣書之所以現在就能賣,也是得益于書這玩意兒價值密度還可以,還不怕物流過程中的磕碰損壞——網上賣的書至少幾十塊錢一本了,而且書說到底就是厚一些的文件,可以直接裝在信封里郵遞。書起價值的關鍵在于內容,物質實體只是其內部知識的一個載體,所以哪怕封面包裝臟點破點,擦一擦還能看,用戶也不會費事兒退貨。
因此同理,如今能在網上賣的需要物理實體物流的貨物,除了書之外,最多也就是其他音像制品游戲光盤乃至一切“**不重要,靈魂才重要”的內容產品。其他實體貨誰要是哪個重生者敢在2001年就賣,絕對是沒長眼進一個死一個。
……
馬風本人,大約是在“網吧老板三百勇士團”回到國內、整整過了兩周之后的那個周末,第一次收到的上述“支付寶”用戶增長成績報表。
這天,是2001年11月11號,星期天。
阿貍巴巴和支付寶的總部員工都沒上班,外面只有地推團隊在跑,馬風一個人,跟蔡重信喝著功夫茶,挺蔡重信幫他解讀了報表。
聽完之后,馬風發自內心地感慨:“小顧這一手厲害呀,就靠這樣的‘國際認可’,就讓支付寶的早期信用如此快速的膨脹了,讓他在這個新公司里拿走一半股份,都不為過了。”
正常情況下,要是跟顧鯤當面,他肯定得喊顧先生,跟外人面前偶爾也會稱顧董顧老板之類。不過,私下里跟蔡重信兩人關起門來聊天,就直接喊小顧了。
這也是對蔡重信的籠絡,以示不避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