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顧鯤可以管理的全部奢侈品購物中心、精品專賣店,匯報上來的奢侈品銷售收入,環比和同比上漲比例分別是68%和139%。
奢侈品增長比酒店業增長稍微多一些的話,是正常的。
尤其是酒店業畢竟國家沒法壟斷,這幾年蘭方旅游業太熱,民營資本進入酒店業的太多了,蘭方原先稍微有點錢的人,都在湊錢湊地皮規劃審批權,削尖了腦袋搞酒店,這些酒店普遍檔次也比顧鯤和王室國營的差一些收費也便宜,相對貧窮一點的游客更傾向于住差的酒店、顧鯤統計不到,也是正常的。
但是奢侈品銷售額比酒店業營業額增長多這么多,肯定是不正常的。
僅憑著顧鯤這幾年偶爾看一眼財報的粗淺眼光,也知道這里面有貓膩。
當他更往詳細了看之后,就發現問題更大了。
“這數據肯定有問題,你看,尤其是三月份,很多帶貨的增長簡直是扎堆式的井噴。我們旗下幾個大頭主力的奢侈品品牌拉出來,1月份2月份,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也就分別是80%多到90%多。
可是3月份呢?比去年3月份的銷售額足足增長了260%!哪怕是跟2月份環比比較,也額外漲了將近一倍!這都像是有人在大規模囤貨了!”
“是不是我們的人為了沖業績、在季度末騰挪刷單了?”林鶯沒有更多見識,她的第一反應只能想到這種可能性。
顧鯤乍一聽也覺得有點道理,但隨即又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
顧鯤沉吟著自言自語:“有人刷單?倒是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比如某些購物中心為了更好的完成季度銷售任務,3月底季度末突擊挪用資金先出庫一批貨……這樣也解釋了這批貨為什么沒有退消費稅。
因為退消費稅都是游客出海關的時候辦理的,如果是蘭方本國公民在本國領土上消費這些奢侈品,是無法得到退稅優待的。退稅明顯少于銷售,顯然是售出后留在境內的比例變高了,很多東西賣了之后沒帶出國。”
蘭方也好,或者是香江之類的自貿港,是沒有關稅的。但沒有關稅不代表沒有一切稅,消費稅還是有的。只不過消費稅只針對在本國境內消費的東西才征收,老外買了東西后帶走才給退。
所以事實上,華夏游客覺得“蘭方的一切都免稅,是購物天堂”,無非是建立在華夏客人買了東西都會帶走帶出國這個大前提下,不是在當地花掉。
必須好好徹查一下,那些憑空爆發式多賣的貨,到底到哪里去了。
顧鯤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讓他很快聯想到了前世華人店主們去巴黎開店專宰旅游團的商業模式——后世驢牌和古馳這些頂級大牌,對于經銷商管理也是很嚴格的,不會隨隨便便允許華人新移民在巴黎開這些頂級大牌的專賣店,也不一定會接納華人做經銷商。
但這根本擋不住華人想騙同胞錢的動力,以至于很多跟低團費團勾結的店家,當不了經銷商的情況下,居然從零售渠道大批量進貨、然后當二道販子加價轉賣——反正廉價團行程都是規定購物場所的,所以能騙到一個是一個,只要有人出國之前網上比價不充分,不知道這些店里的貨比萊法耶特百貨或者香榭麗舍大街上其他精品店貴,那就有可能宰到。
(比下有余的話,這些人還算有良心了,至少他們賣的還是正品。有些在法國賣假貨的就更卑鄙了,不過法國假貨在海關的時候不容易出境,法國人很在乎這個。)
當然這種招數2010年代后幾乎就很罕見了,也就20世紀初猖獗過幾年,因為再往后電商海淘太發達,比價功能太強了。淘寶搜同款功能一出來,這種騙子的生存空間就起碼砍掉一大半。
此時此刻,顧鯤很難不往這種方向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