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隨衙役張德福來到縣衙之后,在縣衙的一間廳房內,李斌不但見到了捕快班頭李璟儀,還見到了站班班頭李璟德。
“兩位族叔,靖遠城那邊到底是什么情況?縣尉大人和我爹他們現在怎么樣了?”
李璟儀的臉色十分陰沉,“賢侄,根據從齊州府傳來的消息,這次侵擾我們大燕邊境的胡人,不止有烏戎族,還有南羌族……”
隨著李璟儀的敘說,李斌的臉色,變的越來越難看。
這次為了抵御烏戎族對齊州府北部邊境地區的劫掠,大燕帝國在齊州府的邊境地區,集結了超過二十萬大軍,僅僅在齊州府的邊關重鎮靖遠城,就聚集了超過三萬軍隊。
包括了一直駐守在靖遠城的靖遠衛兩個旅,還有從京城道抽調過來的右御衛一個旅,以及征調到靖遠城的一萬余名府兵,雷山縣的一營府兵也在其列。
靖遠衛下轄三個旅,另外一個旅則分散在靖遠城周邊的各個軍堡之中。
為了防御草原上各個游牧民族的入侵,大燕帝國利用邊境地區的崇山峻嶺、峭壁深壑,修筑了一道規模浩大的軍事防御體系,在所有可以從草原進入大燕帝國的通道上,都修建了邊城要塞或者軍堡。
從草原進入齊州府的主要道路有三條,大燕帝國分別在這三條道路上修建了靖遠城、青陽城和新安城,而在這三座邊城的周邊,還修建有很多軍堡,扼守著其他從草原進入齊州府的道路。
這次烏戎族試圖進入齊州府展開劫掠,一共兵分三路,兵鋒各指靖遠城、青陽城和新安城。
烏戎族在草原的各個游牧民族當中,實力只排在中檔,不過整個烏戎族也有七、八十萬人口,加上草原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點,烏戎族至少能湊出來二十五萬騎兵,這次烏戎族就出動了大約八萬騎兵,其中進攻靖遠城的有三萬人。
草原上的各個游牧民族,攻城是弱項,烏戎族也不例外,何況是靖遠城這樣守軍兵力充足的堅城要塞。
烏戎族騎兵試探的對靖遠城發起了一次攻城,在損失了千余人后,這一路烏戎族騎兵的統帥,就放棄了繼續攻打靖遠城的想法。
轉而指揮麾下的烏戎族騎兵,對靖遠城周圍幾座軍堡展開猛攻,試探從其他道路進入齊州府,繞過靖遠城這個難啃的骨頭,僅在靖遠城以北留下了兩千烏戎族騎兵,用來牽制靖遠城的守軍。
靖遠城的守將、靖遠衛的主帥馬懷忠,看到烏戎族騎兵放棄了進攻靖遠城,改為進攻靖遠城周邊的幾座軍堡,立刻抽調了靖遠城內的一部分守軍,去支援被烏戎族騎兵攻擊的幾座軍堡。
雙方交戰僵持了大約一個月,烏戎族騎兵也沒有攻破任何一座靖遠城周邊的軍堡,不過另外一路進攻青陽城方向的烏戎族騎兵,卻攻破了距離青陽城大約八十里外的一座軍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