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討伐大軍的總兵力將達到一百三十六萬,絕對有一副不破金羅誓不還的架勢,大燕二十六個內衛,只有左右候衛和左右監衛留守京城道,其余二十二個內衛,都加入了討伐大軍,整個討伐大軍,也是以大燕禁軍的內衛為主。
另外在萊州府邊關平武城的平武衛,在淮州府邊關千陽城的千陽衛,在昆州府邊關高陵城的高陵衛,還可以隨時向三路討伐大軍進行增援。
如果三路討伐大軍出現戰事不利的情況,天子趙哲承諾,將調派更多的禁軍和府兵支援三路討伐大軍,天子趙哲希望這一戰就能徹底解決了金羅國這個心腹大患,最好能把整個金羅國納入大燕帝國的版圖。
當然這場舉國之戰,不可能說開打就開打,軍隊集結和籌備糧草,都得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最后大燕君臣經過商議,把出兵的時間定在了建平十七年的三月初,也就是明年的三月初,這就給了大燕帝國五個多月的戰爭準備時間。
而李斌一聽到出兵時間,心中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本來自己與謝盈盈的婚期就定在了明年五月份,如果三月份開戰,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場與金羅國的戰爭是絕對不可能結束的,看來自己的婚期必須得延后了。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何況大燕帝國這次也沒有掩飾即將準備展開四伐金羅的戰爭,甚至大燕帝國的邸報,還對即將開始的四伐金羅做了大篇幅的宣傳。
大燕朝廷還要求萊州府、淮州府、昆州府的各地官府,立即開始征召鄉勇,并交由各地府兵負責訓練,以備隨時可以向三路討伐大軍補充缺額。
所以大燕帝國即將出兵四伐金羅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大燕帝國的京城道和十五個州府,當然金羅國也得知了這個消息。
在金羅國都城金羅城的皇宮一座大殿內,金羅國的皇帝夏侯真,一臉平靜的對大殿內的文臣武將們問道:“現在燕國的皇帝,已經決心要第四次來討伐我們金羅帝國,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金羅國左丞相劉恒德隨即出列說道:“陛下,我金羅與燕國早晚有一戰,既然燕國現在要主動打上來,我金羅正好以逸待勞,爭取更多的消滅燕軍的精銳,為以后出兵燕國掃清障礙!”
金羅國的官制與軍隊的編制,可能是當了大燕帝國幾百年屬國的原因,與大燕帝國基本上大同小異。
比如金羅國也設有丞相以及兵部、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和工部,六部的一把手也稱為尚書,尚書之下也為左右侍郎,只不過金羅國的丞相只有兩名,分別是左右丞相。
金羅國最精銳的部隊也叫禁軍,最高一級稱為鎮,而金羅國的一個鎮,編制幾乎與大燕帝國沒有擴編之前的一個衛沒有什么分別。
每鎮下轄三個旅,每旅下轄五個營,每營下轄五個隊,每隊下轄五個伙,每伙下轄五個什,每什有一名什長和九名士兵,每鎮禁軍的兵力大約有兩萬余人。
金羅國沒有府兵,卻有廂兵,其實與府兵性質一樣,可謂換湯不換藥。
金羅國右丞相范俊杰接著上前一步說道:“陛下,現在燕國出兵在即,吞并撫鄣國的計劃是否還要繼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