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和地球極其相似的平行世界,但歷史卻有所不同。
地球的澳大利亞,在這里是被明人發現的,他們把這里成為南荒州,意思是,荒涼的南方大陸。
南荒州的確很荒涼,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真正適宜人居住的地方還不到五十萬平方公里,并全部都擠在東部沿海的狹小地帶,其余的地方,不是沙漠就是高原戈壁,并不適宜人類居住。
正是因為這里荒涼,加上地理的相對隔絕,所以,一直都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視。
鄭和駕馭寶船來到這里追查廢帝朱允炆下落時,留下了一部分船員,尋找可能存在的建文帝的下落。
事實上,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的下落就跟外星人的來歷一樣,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謎團。
鄭和寶船的船員是有記載的南荒州的第一批來客,他們在這里和土著以及蚊蟲做著斗爭,頑強的生存了下來。第二批來客則是寧王。
靖難之役后,朱棣將寧王封到了江西,然而,寧王十分不滿,這種不滿在他孫子那一代達到了頂峰,于是,理所當然的,就要造反。
事實上,自從靖難之役后,藩王造反的事情可謂是屢禁不絕,既然朱棣能夠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登上帝位,并把原來的皇帝趕出中土,那就別怪其他的藩王有樣學樣,為了皇位赤膊上陣。
從某種意義上來這說,這種藩王造反的行為還促進了世界的融合與發展,因為,藩王造反之后,皇帝往往不太方便對這些名義上的親屬下殺手,于是也就只好流放到那些蠻荒之地了。
南洋,新大陸(北美洲),南方大陸(非洲),還有東南大陸(南美洲),幾乎每一塊土地上都有朱家的藩王。于是,明朝的疆土就這樣漸漸的擴大,直到藍星上每一塊土地都打上朱家的印記。
事實上,后來在新大陸起兵一統藍星的神圣皇帝朱天同,他的祖先,就是曾經造反失敗的一位藩王。
寧王造反失敗被流放到了南荒州之后,沒過多久就因為水土不服加上心情郁郁死去了,他的兒子接過了王位,并繼續在這個蠻荒大陸上開拓。
這個過程足足持續了數百年,就算是神圣皇帝朱天同統一了藍星,南荒州依然還是蠻荒之地,世人眼中,這是一塊被遺忘的土地。
盡管南荒州在地理上稱得上是一個大洲,但它在全球的政治地位上是微不足道的,從建國以來,南荒州就一直處于全球事務的邊緣,不管是地理大發現,還是第一次統一戰爭,第二次統一戰爭,都沒有南荒州什么事。
但隨著外星人的到來,一切都改變了。
人類一直以萬物之靈自居,認為自己在宇宙中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獨一無二的。
但事實是,人類渺小的可憐。
當貴族們夜夜笙歌,平民們努力工作以求溫飽的時候,外星人來了,五分之四的人被抹去,剩余的二十億人不得已只能乘坐交通工具逃到南荒洲。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遷徙,其意義完全比得上當初原始人走出非洲。但這個過程要比那一次要殘酷的多,足足一半的人死在路上,能夠活著到達南荒州的人只有十億,甚至不到。
根據外星人要求,人類的活動區域被局限在南荒州,沒有允許不得離開這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