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費南一邊問著,一邊調出地圖,卻發現喬院長的光標居然在碼頭。
“咱們那位院長,除了必要的時候,是很少在醫院露面的。”
劉醫生背起手說:“他顯然比任何人都想要逃離這里。”
皺眉掏出了名片,費南撥通了上面的電話,沒一會兒,電話那頭便傳來了喬院長的聲音。
“喂?哪位啊?”
“喬院長,我是梁朝偉。”
“梁醫生啊?”
喬院長聲音提高了幾分,開心的問:“你到醫院了?太好了。”
費南沒跟他閑扯,直接問:“喬院長,你什么時候回來?我有些事想和你談談。”
“我啊?回去嗎?哎呀!我要去奧門辦點事,過幾天就回去啦!”
“過幾天是幾天?”
“我怎么知道呢?對了,你見到劉醫生了沒?有什么問題你就先請教他吧!哎呀!我要上船了,不和你說啦!先掛啦!有什么事等我回來再處理好了,拜拜!”
喬院長掛了電話,費南再打過去,就已經打不通了。
費南有些傻眼,他怎么也沒想到,他入職的第一天,院長就玩消失了。
“怎么?想離職?”
見費南看過來,劉醫生抬了抬下巴:“那得等院長回來才行,你簽了合同的。”
“那倒不至于。”
費南搖頭說:“我只是想問問,經我手治療的病人,我有修改出院標準的權利嗎?”
“出院?”
劉醫生皺起了眉頭,轉過身來問:“你想做什么?”
“當然是治病救人。”
“是這樣嗎?”
劉醫生反問了句,嘆了口氣說:“我像你那么年輕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充滿激情,我理解你想證明自己的心情,但你大可不必這樣。”
“我并不打算證明自己,我只是想為病人負責。”
搖了搖頭,轉回身去,看著窗外,劉醫生的語氣有些復雜:“你在學校里,第一堂課老師應該告訴過你,精神疾病是不治之癥,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控制。”
“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每個文化環境下的人,思維方式也是不同的。普通人如此,病人也是如此,病人家屬更是如此。”
“有的時候,出不出院并不取決于我們醫生。”
劉醫生嘆了口氣,回到桌前說:“我先下去巡查了,醫院沒有適合你體型的醫師服,苗護士已經幫你訂做了,不過需要點時間,可能兩三天后才能送來。”
“沒關系。”
費南搖了搖頭,看著他離開了辦公室。
這劉醫生負能量爆棚啊?
找了塊抹布,將辦公桌上的灰抹了遍,費南拿過劉醫生分給他的病患資料翻閱了起來。
這一次,他看得比較細致,完整翻看一遍后,他卻有些疑惑了起來。
劉醫生分給他的這五十個病人,年齡普遍在三十五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
從病情記錄情況來看,這些病人大多數都是沒有暴力傾向,或者曾經有過,但經過治療后,病情逐漸穩定,已經長時間沒有暴力行為的“安全”病患。
從這點來看,劉醫生還算厚道。
不過讓費南疑惑的是,按照資料中的診斷結果,其實有不少病人已經滿足了現有的出院條件,但他們卻依然留在院里,并沒能出院。
這是什么情況?
是醫院不放人,還是病人或家屬的原因?
合起資料,費南牽著小白,也向樓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