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會寧府時,大路上終于多了些人影蹤跡。
不過和費南路上所經過的鄉屯相比,所謂的會寧府,也不過是個大點的鎮子罷了。
那馬匪被費南留了一命,沒有按照原計劃在城外解決他。
一來是因為他后半截路上還算聽話,主動給費南講了不少有用的事兒,也算幫了點忙;二來也是因為費南身邊也缺個伺候的人,就暫且將他的腦袋寄存在了他頭上,留他在身邊伺候。
馬匪名叫栓柱,腦子還算靈光。
在得知費南是打算去尚海,他便動了念頭,想跟費南一起去見見世面。
于是乎,他非但不跑,路上更是鞍前馬后的伺候著,所以才保了自己半條命下來。
會寧府城門口有官兵把守,進會寧府得交費。
雖然在山寨中弄到了不少糧草,但整個靠山屯上下,也沒多少現銀。
雖然有馬匹值錢,但總不能拿馬交錢不是?
好在費南身上有一塊之前抽獎抽到的大洋,剛好交了買路錢,順利進了城。
徑直來到騾馬市口,將兩匹馬賣了,換了兩百多塊現大洋,費南總算是有了點過生活的花銷。
找到城中最好的飯店,要了兩間上房住下,修整了一夜,栓柱便幫費南聯系到了前往奉天府的商隊。
過了會寧府,繼續向西,人煙會越來越密集,相應的,在山縫里流竄的土匪也就越多。
他們盤踞在各個城鎮間的交通要道上,往來如風,來去自如,劫道是他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費南在來會寧府的途中,就干掉了一波劫道的馬匪。
對方死了一多半人后,便主動退散了,沒敢繼續別他。
有他們在,常人一般不敢輕易出遠門,如果有要緊事,只能找商隊幫忙,交一份錢,跟著商隊一塊走,才保得安全。
商品是需要流通的,商隊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保全財產安全,便會將貨值的五分之一,甚至是一半拿出來,雇傭鏢局來為自己保駕護航。
在這周邊地界上開鏢局的,那都是交游廣闊,面子極大的人物。
他們必定得親自將這商路上的各路綠林好漢打點到位,這鏢局才開得下去。
這也就是俗稱的交過路費。
土匪盤山占道,無非是為了錢財,有各路鏢局交過路費孝敬,省得麻煩,他們也自然樂意。
來自各家鏢局的過路費是土匪們最大的經濟來源,沒有之一。
鏢局不會虧,他們交出去的過路費,自然會加倍的從商隊的身上賺回來。
而對于商隊來說,只要貨物不丟,那么自己遭受的損失就可以借由貨物從顧客的身上再賺回來,同樣也不會虧。
于是乎,虧的就只有老實過活的普通百姓了。
會寧府是個大鎮,和奉天府的商業來往密切,商隊幾乎每天都有。
商隊都會掛著鏢局的旗子,那是他們花錢買來的護身符,土匪看到旗子,便可以知道商隊是哪家鏢局保的鏢。
如果鏢局打點得到位,那么土匪們也不會過多糾纏,直接放行了事。
如果打點不到位,那就要麻煩些,說不定還要扣貨,交錢才能贖走。
這商隊之中,掛得最多的就是一張繡著湯字的鏢旗,幾乎有六成都是它家的生意。
這湯字旗的主人大有來頭,是當年稱霸遼西的綠林人物,湯大虎的侄子。
湯大虎當年因趕車拉腳遭搶劫,遂鋌而走險,落草為寇,稱霸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