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邊聊,趙宸從歡嘴里得知,他已經把家人接到秦國來了,一家人正式入籍秦國,成了真正的秦人。
這一時期,因為不斷有山東人入籍秦國,因而有‘老秦人’和‘新秦人’之別。老秦人,就是指土生土長的秦人,他們喜歡戰陣沖殺,斬首立功,做官的并不多,波就是其中之一,年輕時在戰場斬首立功,退役之后選擇做官,當上了杜陽縣的縣尉,負責杜陽縣的治安。
新秦人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難民,在山東列國活不下去了,逃難到秦國,秦國不僅收留了他們,還分給他們土地房產田牛,給他們免稅,讓他們耕種,日子越過越好。
大量招收山東難民,是商君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因為當時秦國地廣人稀,人煙稀少,口眾不多,不足以支撐秦國征戰天下,商君就想出了《徠民》之策。
因為秦國實行的是徹徹底底的封建制度,廢除了奴隸,庶民擁有人身自由,種地打仗立功,都是為了自己,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山東難民紛紛入秦,秦國的口眾越來越多,人口不少。
另一部分新秦人,就是歡援這樣入秦的布衣寒士,在秦國做官,發展得不錯,就把家人接到秦國生根了。
這些布衣寒士不喜戰陣沖殺,大多做官,治事得爵。
當然,也有另類,蒙驁就是這些另類的代表,蒙驁讀書識字,卻不做官,入秦之后從軍,竟然成了秦軍的主將。
“大秦胸懷博大,廣納天下士,不管你的出身如何,哪怕是最低賤的布衣寒士,到了大秦,也能君子豹變,一飛沖天。”波作為老秦人,特別自豪,昂頭挺胸,激昂昂道。
“采!”歡擊節喝采,道:“正是因為如此,大秦的官員十之六七都是山東人。”
援佑二人頷首,擊節喝采。
“幾多?十之六七?”趙宸被這個數字給驚著了。
十之六七,就是絕大多數秦國官員是山東士子充任,這太超乎人的想象了。一旦出了問題,秦國的官府就會停擺,那后果難以想象。但是,秦國就是能有如此博大的胸懷,廣納天下士,還給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舞臺,要不是這話是由歡援這些當事者嘴里說出,趙宸是不會信的,也不敢信。
“你沒聽錯,就是十之六七。”援肯定一句。
趙宸習慣性的撫著下巴,思索道:“我明白了,為何秦始皇會廢除逐客令,就是沒有李斯的《諫逐客書》,秦始皇也得廢。”
秦始皇雄材大略,扭轉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對中國的影響無與倫比,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生活在秦始皇的影響中。但是,秦始皇也犯過錯,干過蠢事,這就是下令逐客。
后人認為,他之所以改變想法,廢除逐客令,是因為李斯的《諫逐客書》,其實不然。即使沒有李斯的上書,秦始皇也會廢除這一愚蠢的命令,原因就在于,秦國的官員十之六七都是山東之人,要是全部逐走,秦國官府會停擺,那后果無法想象,會嚴重威脅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
“后人不分清紅皂白,罵秦國是虎狼之國,殘暴不仁,何其謬也!”趙宸撫著下巴,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道:“要是秦國真的是虎狼之國,殘暴不仁,這些山東士子會入秦嗎?”
秦國官員十之六七是山東人,這一點就能推翻秦國是虎狼之國,殘暴不仁的說法。這事反而證明,秦國的胸懷博大,氣魄非凡,敢用這么多山東之士,何其壯哉!
午食,只準備了趙宸三兄妹的,沒有計劃歡援波佑四人的,肯定不夠,每人咥了一碗就沒了,趙宸要再煮,歡阻止他。他們是趕上的,趙宸能給他們吃就不錯了。
不過,這餐飯他們的飯價給得太多了,也不好意思要回去,趙宸賺了點小錢。
就在這時,急促的拐杖點地聲響起,不用想也知道,是里正驚到了。果然,里正驚拄著拐杖,飛也似的趕來,姑夫平也跟著來了。
兩人見到歡援波三人,抱拳行禮,道:“見過大人。”
“二位免禮。”歡援波三人抱拳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