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老虎,以人類重量級拳王為例,體重在100到150公斤左右的重量級拳王,一拳的力量基本都是在150到200公斤左右,在折合體重及距離構成的機械動能后,每立方厘米的最高紀錄也能夠達到2000磅,將近一噸左右壓力。
分析數據后得到的結論就是老虎的肌肉力量基本是人類極限狀態下的2倍左右,但絕大多數人就如林修遠,他的力量距離人類極限狀態簡直就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對比將雙臂鍛煉到極致的重量級拳王,他們所能達到的力量甚至可以是林修遠的三到四倍。
肌肉這種東西不是一天能夠練就的,必須通過艱苦的千錘百煉才能一步步的增強肌肉力量。但通過分析老虎的發力技巧,以及觀察老虎撲擊時前肢的肌肉運動,林修遠發現相比人類的重量級拳王,老虎揮掌時的運動距離更短、幅度更小,這會讓機械能存儲不夠充足,缺乏揮拳時的機械能加成,但這種運動狀態下的發力更為集中,肌肉的力量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浪費。
打個比方的話,就如一個長期練健美的運動員,他的上臂圍度完全可以媲美自己的小腿。但是當他舉著一個50公斤的啞鈴做運動時,會顯得極為費力。而每個人的腳尖輕輕一掂就能舉起整個人的體重,其肌肉力的運用效率遠高上臂。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力矩在其中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小腿由于運動幅度較小,運動軌跡更趨向于單向力,所以肌肉力量更為集中,力沒有太多的浪費。而上臂運動幅度范圍更大,但是肌肉激發的力卻在運動過程中浪費了太多,導致真正作用到物體上的力遠遠小于肌肉本身激發的力量。
弄明白了原理后,林修遠立即就理解了古人為什么要先模仿老虎的行為才能練好虎形了。這是通過在模仿的過程中摸索老虎的發力技巧,尋找到一個最合適自己體型的力矩,然后通過這種固化的力矩,再強化自己的手指強度,最高限度的將自己出擊時的力量集中,打出類似于虎爪一般的攻擊力。
林修遠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但是學習這種發力技巧以及攻擊方式卻是可以速成的。精通人體構造以及肌肉運動原理的他沒必要像古人一樣通過模仿和摸索來尋找出最適合自己體型的力矩,通過公式計算以及對自己身高、胸圍、臂展的測量,一組短擺拳的運動軌跡很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對于凡人來說,就算知道了最適合自己發力的力矩,想要完全按照力矩來發力,也需要漫長時間的練習。但林修遠是開啟了天眼的超凡者,他將靈力灌輸到雙臂,在天眼的控制下,他就可以精確的控制身體的每一塊肌肉、每一個動作。
生疏的測試了幾次之后,林修遠很快的開始熟練起來,雙臂揮舞的速度越來越快。慢慢的,呼呼的風聲開始在房間中響起。
當林修遠熟悉了虎形雙臂揮舞時的力矩,開始將靈力凝聚于指尖,模仿出虎爪的尖銳,他揮舞雙掌時亮起的絢麗光影就開始令人望而生畏,全力施展時,那透指而出的鋒銳仿佛刀片一般鋒利,輕易便可在四周的墻壁上留下深深的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