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時年二十六歲的衛繁花,帶著祝大山團伙內老一輩的兒子侄子外甥們,繼續祝大山未完的事業,手段比祝大山更狠,更毒,最主要的是,衛繁花除了繼承了父親祝大山的心狠手辣之外,還懂得傳統的父親不懂或者不敢使用的招數,那個詞放在舊社會時,被江湖人物所不齒,但是歷朝歷代卻都非常實用。
四個字,官匪勾結。
衛繁花除了有個能為國家保護文物而拼了命的親爹祝大山,還有個能為國家保護文物而豁出臉的干爹陳希聲。
邙山市公檢法單位,祝繁花說明自己的工作職務,報出自己的干爹名字,再說些父親為什么死,自己為什么做的軟話,怎么都能拉出幾個叔叔伯伯開口拍桌幫忙。
在那時候,中國的文物保護程序還不健全,各地公檢法機關在遇到盜墓案件之后,最常見的處理手段是罰款,因為當時中國文物鑒定標準還沒有一套正式標準,公檢法機關內部也無法鑒定文物有多珍貴,所以那時候的邙山盜墓賊團伙,不怕被公安抓,反正抓到無非繳納最高也才一千五百塊的罰款而已,甚至忙的時候,連公安干警都懶得去搭理他們,因為這些盜墓賊并沒有對社會治安造成任何影響。
可是邙山盜墓賊不怕公安這個標簽,被祝繁花打破了,祝繁花聯絡之前文物上繳的幾大國家級博物館,希望申請一筆獎金,專門用來獎勵配合文物工作者打擊盜墓團伙的公安干警,按照每一件文物來計算,比如一件國家一級文物,申請獎金五百塊,一件國家二級文物,申請獎金兩百塊等等,再加上陳希聲幫忙其中轉圜,這項申請被批準,而且還專門派了幾名文物鑒定方面的人員,配合公安干警,給與文物鑒定方面的幫助。
那時候一件文物五百塊的獎金,對公安干警們是個巨大激勵,因為之前破盜墓案,往往案件破完,文物被文物局方面收走,最多奉送個錦旗,至于罰的那點錢連破案期間請文物專家來幫忙鑒定的車馬費用,吃喝住宿等等花費開支都不夠,還要公安局自己掏腰包補足,哪像抓個聚眾賭博,投機倒把之類的案件,既快捷,又能罰款補足開支。
現在一件文物就給局內五百塊的獎勵,不夸張的說,整個邙山市公安系統都振奮起來,甚至開了動員大會,宣誓表態,決不讓一件文物被販賣流出邙山!
之前祝大山只是搶墓,女兒祝繁花現在不止山里斗狠搶墓,山外面還要架起圍墻,圍追堵截,徹底斷掉財路,于是盜墓團伙們紛紛決定把自己手里藏著的古墓開出來,帶上東西走人,惹不起老子走總行了吧?
那些盜墓團伙手里的古墓,都是藏起來準備傳家的,要想知道那些古墓的位置,搶先一步硬搶古墓,強行挖掘,就需要這一行里真正有眼力,懂看墓地的高手,祝家之前那種實干型團隊,并不擅長這個。
于是為了先一步挖掘古墓,祝繁花找到了杜家團伙的杜飛,也就是祝三愿的父親,那時候杜飛剛從自己叔叔手里接過團伙老大的位置,祝繁花干凈利落說出來意,表示自己知道杜家眼睛最毒,心思最奸,而且有尋山看穴的本事,要么幫我祝繁花走一圈三百里北邙山,把那些團伙藏的古墓找出來,要么我就先把杜家團伙其他人抓了,再逼你跟我走。
杜飛回答也干脆,這么一個穿著時尚的城里姑娘,還能放跑?一句話,你要肯嫁給我給我生個兒子,我不止陪你走一趟北邙山,我還把我團伙這些人交給你,告訴你怎么選墓。
于是這場簡單對話結束之后,杜飛陪祝繁花用了大半年時間走了一趟北邙山,搶在那些盜墓團伙動手之前,挖掘了大部分古墓之后,辦婚禮娶了祝繁花,之后宣布金盆洗手。
只不過兩人沒什么婚后生活,祝繁花一心要把北邙山掃蕩干凈,天下無賊,加上那時候祝繁花學會了選墓,很多考古隊都主動邀請祝繁花去全國各地幫忙考察,忙到祝繁花分身乏術,而杜飛則是隨遇而安,懶散灑脫的性格,跑去廬陽市開了個書畫店,祝三愿嘴中的七叔,那時候還叫做小七,就是杜飛的跟班。
再后來,祝繁花懷孕,生下了祝三愿,嫌棄杜飛性子綿軟,祝繁花霸道的讓兒子隨了母姓,杜飛也毫不在意,還笑嘻嘻的幫兒子取了個祝三愿的名字。
三愿兩個字,取自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長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