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滿足需求了,至于吃的可以沿路采購。
至于什么野外求生物品,他覺得真沒什么必要,對一個先天大圓滿,即將突破金丹的高手而言,那都是多余的,火焰熔漿他都敢走一趟,何況只是個未完全開發的山脈。
對普通人來說的險地,對陳默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一切準備妥當,把背包放進后備箱,開著自己的歐迪,帶上胖橘和花花出發了。
第一站,去東區的農家樂,吃午飯!這家店陳默可是垂涎已久。
吃完后,陳默覺得并不滿意,沒有想象中的美味,味道一般,十分制勉強達到六分。
路過東市時,陳默在加油站加滿油,又補充了一些食物,便正式進入北山山脈的范圍。
兩邊的山體越來越高大,有的拔地百丈,巨石突兀。
在這些巨石和百米多高的斷崖下一條公路蜿蜒前行,給人一種迎面而來的壓迫感,天空似乎都變得極為狹窄。
公路的另一邊,則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名為梅江。陳默正想在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游游泳,那感覺一定非常涼爽。
在一個小鎮的街道上,陳默找了一家環境不錯的小旅店,把兩只肥貓放在旅店之后,自己出門覓食。
踏著夜色,開始搜索今天的晚飯,最后選了一家面門大氣,內部裝修也不錯的飯店。
倒不是他覺得飯店大才好吃,是因為這家的主打菜是柴火雞鍋貼。
這可是正宗的土雞,今天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柴火雞鍋貼有兩大要點,一是要用放養的土雞,二是飯桌就是一個土灶臺,中間一口大鐵鍋現場烹煮,而且必須是柴火,然后大家圍著灶臺大口吃肉,聞著柴火的氣味,這在城市里是沒法復刻的。
陳默要了一只大公雞,足有七斤多重。
后廚是全透明的,只隔著一塊大大的玻璃,處理好雞之后,就剁成大塊,廚師師傅來到陳默的桌前現場炒制,炒完雞肉又加入雞蛋大小的土豆塊大火猛煮。
大概二十多分鐘后,服務員端著一個鐵盆走了過來。
鐵盆里是新鮮嫩玉米磨成的糊,帶著手套抓起一團貼在湯汁上方五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手背輕輕一碾,就是一個玉米鍋貼,這個距離可是很有講究的,至于怎么個講究法,咋也不知道咋也不敢問啊。
一圈貼滿后,服務員再次蓋上了鍋蓋,告知陳默小火再燜煮十分鐘可以吃了。
被濃郁的香味吸引了這么久,陳默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看著手表十分鐘一到,就迫不及待揭開沉重的木頭鍋蓋,一陣水汽上涌,白色水汽散去之后,就看到一鍋香噴噴的雞肉,還有金黃的土豆塊浸在飄著紅油的美味湯汁中。
剛才廚師大刀闊斧,這要放到城里估計會被人噴死,但在這里,卻是一種充滿山野風情的特色,只追求味道的極致,又不是米其林餐廳,講究這么多干嘛。
和陳默以前吃的皖約地鍋雞果然不同,經過長達半個小時的烹煮,一口咬下去的感覺卻是脆嫩無比,肉質略帶彈性,雞肉的香味和濃郁的湯汁在嘴里混合,鮮、咸、麻、辣等各種不同的感覺,瞬間就讓所有味蕾綻放,徽省的地鍋雞則是以鮮為主。
吃上一口他覺得以后再也不想吃菜市場買的雞肉了。
幾塊雞肉下肚之后,玉米鍋貼表面顏色淺黃,柔軟細嫩,底面已有厚厚的鍋巴,掰了一塊,放進嘴里細細咀嚼著。
厚厚的鍋巴很脆,咬在嘴里嘎嘣脆,還有一種玉米特有的香味,而中間部分則柔軟細嫩,帶有玉米微微的甜味。
蘸著鍋里濃濃的湯汁,味蕾再次受到沖擊,又是一番滋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惜這樣正宗的柴火雞在城里根本吃不到,光光是柴火和雞都很難滿足,否則生意肯定會很火爆。
自己享受了柴火雞的美味后,陳默才想起已經很久沒給胖橘他們加餐了,找服務員要了盆清水,挑選了一小盆雞肉和幾塊鍋貼,胖橘從小就喜歡甜食,雖然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少吃點還是沒關系的。
沒吃過辣椒的肥貓們,還是不要嘗試的好,這種味道對人來說都有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