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莫不是個傻子?”
如果帶狀態顯示的話,銀行里的人群腦袋上怕是都要寫上這么幾個字。
一雙雙眸子朝著沈浪身上望去。
有譏諷、有嘲笑、有懷疑、也有像是看傻子的。
好事者永遠不會缺少,圍觀群眾沒有去搬凳子安靜吃瓜。
有人開口了。
“小伙子,曉得伐,這東西是騙人的,你可別......”
“這么多錢,他誆人的吧。”
“這不是個傻子吧。”
“......”
“你聽見沒,他說他要,趕緊給我退錢......”
七嘴八舌,亂糟糟一片。
剛進門的沈浪等人被圍在了人群中間。
有看他年輕好心勸誡的,有諷刺他年輕不知利害的。
中年婦女更是急不可耐朝王國棟喊了起來,現在有傻子接盤,那她就能把錢拿回來了。
“他剛才說的話大家都聽到了吧,是他自己說退可以退給他,大家幫我做個證。”
婦女旁邊一直裝孫子的男人突然朝周圍的人群大喊著。
時間是最邪惡的幕后玩家,它總會躲在背后制造一些并不好笑的笑話——
有那么一個段子。
上京某富二代家庭的有為青年三十萬賣掉了老家一套四合院,漂洋過海到了國外辛苦打工,三十年后攜帶著百萬美元榮歸故里,準備頤養天年。
然后他發現,他用三十年時間刷盤子洗碗賺到的錢,只夠買回當初四合院的廁所。
后來有人評論。
他雖然失去了財富,但是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
曾經聽到這個段子的時候,沈浪莞爾,在網上看到評論后更是忍俊不禁。
不過那時候,段子那是真都當段子看的。
現在,一天之內見識兩次股票認購證的眾生相后,他發現,現實其實比段子更有意思。
八十年代初,華國經濟鋒轉直下,并且一沉再沉。
既有工業設備淘汰科技創新跟不上的緣故,又有階層固話等緣故。
一大波資本不知不覺中集中到了某些人手里,而大多數人,卻又連飯都吃不上。
經濟的運轉,類似于血液的流動,當血液凝固運轉不暢時,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停滯不前甚至衰退。
為了刺激經濟和改革創新,以港島為例子試點了椰子省房地產市場。
效果很好。
椰子省房價一度攀升到了萬元。
不過這一試點,也試點出了很多很多的問題。百姓不是沒有錢,而是錢都跑到了一些人手里。否則,房價也不會攀升那么快。
錢在少數人手里,經濟就很難真的好轉。
因為資本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當資本被集中到一些少數人手中后,經濟難免會運轉不暢。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出國潮盛行。只要有了一些錢的人,很快就會立馬出國移民。這些人,在帶走了大量的財富之時,又讓國內的經濟受到不小的影響。
能移民的都是有錢人,這些人帶走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會因為人民幣的大量流出而促使人民幣大幅貶值。
1988年,人民幣官方匯率為3.71,但是在黑市上的匯價已經達到了8:1。
如此循環,只會沉疴積累,越來越難。
怎么辦?
辦法當然不是沒有。
而且還是一石三鳥的辦法,用金融的手段來調控一切,老美百來年的例子放在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