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哥說的道理,萬一價格再下,那就麻煩了。”
“已經搖號過一次,就等于機會少了一次,五萬這個價格其實真不算低了。”
“我朋友前段時間兩萬就全賣了,這個價格就算再漲也不算虧......”
“......”
宴會廳里,不少人圍在一起議論紛紛著,更有人不斷自我暗示想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賣出理由。
沒錯,就是自我暗示。
無知令人無懼,未知令人恐懼。
誰都知道這個世上不存在千年的皇朝,也不不存在只漲不跌的價格。股票認購證從三千塊一套漲到了五萬五千塊,漲的實在是太多了。
還會漲下去么?
沒人知道。
會不會跌下去?
也沒人知道。
那種無法知曉的結局讓不少人心里開始恐懼起來,是對未知的恐懼,更是對利潤的恐懼。三千漲到五萬,漲的太多了,賺的也太多了。
很可笑,但又一點都不可笑。
在對利潤的貪婪和恐懼下,很少人能夠不當回事。
慌亂不可避免。
因為情緒這種東西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當一個人恐懼、慌亂的時候,周圍的人也會不由自主跟著慌亂和恐懼。
一個人慌了、漸漸的,一些人慌了。
包括一些小炒小鬧的投機者。
“那小哥現在出手,不會是聽到什么風聲了吧。”
“還別說,真有可能。”
“怎么辦?咱們要不也賣了吧。”
“恩。賣了算了。三十漲到了五百,就算還能再漲也不會漲多少了,可是萬一掉下去,那誰知道會掉到哪里去。”
“有道理。漲了十幾倍,掉一半不是很正常。但是這個價想再往上漲,也很難有多大空間。賣了算了,反正咱們也賺了這么多。”
“人家一百張都賣了,就咱們這三五十張還怕什么......”
“......”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羊的這種盲目從眾性被稱為羊群效應。
而很多時候,人這種生物跟羊其實也差不多。
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很多投資者、投機者總會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
有著對未知的恐懼,又有著前人做出榜樣,很多人做出了選擇。
賣。
半小時后。
沈浪桌子上的一只皮箱里再也沒有一分錢,而另外一只箱子,也少去了三分之一的資金。取而代之的,是滿滿一箱子股票認購證。
一共六千張,三百萬。
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沈浪收到了三百萬的貨。而價格,正是他定下的五百單張,五萬一套。
很不可思議,也有點諷刺。
五萬賣的人反而比五萬五賣的人要更多。
但結果,就是這么神奇。